甘肃嘉峪关:砥砺奋进四十载 追赶跨越铸辉煌
原标题:甘肃嘉峪关:砥砺奋进四十载 追赶跨越铸辉煌
在河西走廊中段的戈壁滩上,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嘉峪关已傲然矗立数百年。1958年,随着酒钢公司的兴建,这里成为我国西北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嘉峪关也随后因企设市,成为一座戈壁钢城。
“40年前的嘉峪关就是‘一城一企’,全市除了酒钢公司,没有多少像样的企业,全市可以说是一个大厂区。”在嘉峪关市委书记李忠科看来,这座戈壁钢城如今已经实现了从工矿城市到工业旅游生态城市的巨大转变。40年来,全市产业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进步,2017年,经营主体达到2万多户,其中,非公经济市场主体就有22248户,生产总值从1713万元增长到210.99亿元、净增1231倍;财政收入由1100万元增长到40亿元、净增363倍,特别是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根本性、全局性变化,戈壁钢城已化身成为旅游圣地。
嘉峪关城楼。
近年来,嘉峪关市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通过引入主题公园、仿古街市、通用航空等“挑大梁”产品,今年1至10月,全市旅游人数987万人,收入69.58亿元,继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全年突破1000万人次已成定局。
“化茧成蝶”的旅游产业
丝绸之路旅游线路位居原国家旅游局推出的12条国家级旅游精品线路之首,甘肃又位于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黄金路段,但是在过去的很长一个时期内,嘉峪关这颗丝绸之路黄金段上的“戈壁明珠”却面临着景区单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
如何破解这一困局?嘉峪关市选择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围绕构建文旅商体“四轮驱动”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2012年,嘉峪关市通过招商引进总投资22亿元的“嘉峪关方特欢乐世界”,这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主题公园项目。
嘉峪关市旅游局副局长赵淑敏介绍说,方特产生的“方特效应”,使嘉峪关旅游实现了由“过境游”向“过夜游”、由“团队游”向“自助游”、由“观光式旅游”向“体验式旅游”、由“门票经济”向“休闲消费经济”的四大转变。在传统旅游项目基础上,嘉峪关大力发展研学游、户外游、探险游、体验游、工业游,把嘉峪关的工业、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深度融合开发。
嘉峪关方特欢乐世界。
目前,方特主题公园与嘉峪关关城构成了一新一旧、一动一静的两大旅游主体,并形成优势互补、互为支撑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同时,嘉峪关还依托关城大景区建设,正在实施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峪泉古街古镇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
李忠科说,为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嘉峪关市一方面开发夜光杯、葡萄酒、锁阳咖啡、嘉峪石砚、不锈钢厨具等多个系列的旅游商品;另一方面还拓展旅游服务的空间维度和时间跨度,特别是针对冬春季旅游,积极开发冰雪旅游等产品,发展休闲康养旅游产业。
“绿意盎然”的生态建设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到嘉峪关,除了游览巍峨雄浑的关城、领略戈壁的广袤壮阔外,最让游客感慨的是嘉峪关的绿化。这座戈壁滩上的城市,目前城市建成区的绿地面积为2738.66公顷,绿化覆盖率高达40.01%,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36.76平方米。
在戈壁滩上“养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都难”,嘉峪关的风沙、盐碱、干旱严重,年均降水量85毫米,而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5倍,地表多被砾石覆盖,种植用土稀缺,园林绿化的困难可以想象。
作为植树造林二十余年的“老园丁”,嘉峪关市建设局党委书记王雄国对植树的艰辛还记忆犹新。“先挖出砂石,再从几十公里外拉来土壤填充,改良之后种上树。后期还要用先进的灌溉技术细心养护,才能保证树木的存活率。”王雄国回忆说,种树的时候,每天几乎从早8点干到晚8点,种植、浇水、打洞、挖坑,真正是每天都是一身泥、一身汗地挺过来的,最艰苦的时候,需要每天来回40公里,骑车去种树。协调检查土方拉运、规划水线走向、督促管线铺设、审核苗木质量,一棵棵树苗在他的精心育护下长成繁茂的大树。
功夫不负有心人,嘉峪关人用近半个世纪创造了一个生态奇迹。一代又一代人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信念,开启了建设绿色家园的“接力赛”。从建市之初开始植树,嘉峪关人绿化家园的初心和决心始终没有变过,逐渐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绿化效果。钢城的建设者们用近乎铁人的意志,向戈壁荒漠要了一片绿洲。
“从温饱社会到小康城市”的民生建设
40年前,嘉峪关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803元。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491元、17796元,领跑甘肃省。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783元,2017年这一数据是27074元,增长35倍多。这些数字的背后,反映的是老百姓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全面跨越。
居民生活质量的大幅提升,也能从医疗、教育、社保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得到反映。40年前,嘉峪关市只有2家医疗机构、420张病床。2017年,嘉峪关市有119家医疗机构、1785张病床;教育方面,这些年新建和改扩建校舍面积35.4万平方米,入园难、入学难、校舍旧、安全差的问题彻底得到解决,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李忠科告诉记者,“总的来看,我们对民生关注最多、投入最大,全市70%以上的财政收入投向了民生领域。目前,嘉峪关市城乡低保、社会养老、社会救助补助标准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75岁以上老人享受高龄补贴、6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开通覆盖农村所有行政村的公交线路,建成全国领先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这些工作,都是群众期待所在,也是我们职责所在,必须坚持不懈做下去,努力建成更高水平、更有特色、更具品质的全面小康社会。”
目前,嘉峪关已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17个国家级城市名片。李忠科说:“40年来,最值得我们骄傲的是,通过努力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跨越,而且实现了城市精神气质的全面提升。当前,我们正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和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将举全市之力,把这些至高荣誉保持下去。”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