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特色水果——庆阳西峰群众大棚里种出致富希望
甘肃·网络公益扶贫·一县一品【专题】改革开放40年 喜看陇原巨变
原标题:西峰 大棚里种出致富希望
通讯员 盘小美
冬日的黄土高原,田野里一片荒凉萧条,但西峰区什社乡庆丰村毓馨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日光温室大棚里却是春意盎然。一畦畦草莓长势喜人,大大小小的果实点缀在繁茂的绿叶间,散发出阵阵清香。正在大棚中打理草莓苗的贺天荣告诉笔者:“我们种的是巧克力草莓,目前已有少量成熟,预计12月中旬就可以全面开园迎客,每斤最高能卖到80元。”
今年48岁的贺天荣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过去常年在外打拼。2016年底,他和两个亲戚合伙成立了庆阳毓馨苑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90亩土地,投资100多万元建设10座日光温室大棚,发展设施农业。
“我们在瓜菜专家的指导下,以种植瓜果为主,效益不错。”贺天荣介绍,今年前季,合作社种植了10棚甜瓜,从4月下旬开始开园采摘,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进行销售,每座大棚收入2万多元,除去成本,纯收入在1.5万元左右。8月份,合作社尝试种植反季节水果,从外地引进5棚草莓苗,并聘请了一名杭州技术员上门指导种植、管护。“我们一边跟技术员学习、向专家请教,一边自己摸索,现在草莓长势很好。”贺天荣说,草莓的采摘期长达5个多月,从12月中旬开始至明年5月底结束,每棚预计收入5万元左右。
“种植特色水果,效益比传统庄稼好得多。明年我们计划流转30亩地,建设大型连体拱棚,配备现代化设施,种植特色果蔬。”贺天荣对设施农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后官寨镇王岭村设施农业示范点的种植户张文广最近也忙着打理盆景。张文广告诉记者,他从3年前开始承包大棚种植花卉,目前有三座大棚。“每座大棚有几十个品种,小的一盆卖十几到几十元,大型盆景可以卖到一两百元,效益还不错。”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西峰区聚焦产业上水平这篇大文章,将农业产业培育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断优化服务、拓宽渠道,引导农户优化种植结构,通过土地流转、资金扶持等形式,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建基地、扩规模,推进品牌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加强科技服务指导,采取瓜菜技术人员实训和“土专家”传帮带相结合的方式,对菜农开展病虫害防治、集约育苗、水肥管理等技术培训。
目前,西峰区共建成设施蔬菜基地10个,露地瓜菜基地4个,瓜菜种植总面积达到17.11万亩,其中设施瓜菜面积达到3.06万亩,日光温室大棚7518亩,钢架大棚23028亩,全区瓜菜总产值3.65亿元,农民人均瓜菜收入1450元,设施农业不仅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