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贫困群众的“精神脊梁”——庆阳镇原县精神扶贫工作纪实
原标题:挺起贫困群众的“精神脊梁”
——镇原县精神扶贫工作纪实
记者 涂文奎 通讯员 刘耀 郑世强
近年来,镇原县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多措并举,用“精神扶贫”引领精准扶贫,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贫要扶德”,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通过开展政策宣传、舆论引导、价值引领、文明创建、文艺润心、文化惠民、科普培训等一系列活动,让贫困群众掌握了致富技能,提高了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加强宣传引导激发内生动力
“要把贫困户作为脱贫攻坚的主体,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扎实开展‘技能扶贫、文化扶贫、法治扶贫’三大行动,引导群众争当脱贫致富的带头人、遵纪守法的老实人、新风正气的引路人。”镇原县委书记李崇暄高度重视精神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激发其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镇原县通过组建40个县直、乡镇文化宣讲小分队,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宣传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政策宣讲,加强舆论引导;借助微信公众号、网络联系群等新媒体平台,转载发送政策、劳务、种植、养殖等方面动态信息3600多条,编印发放各类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科普知识资料2万多份。同时,在县电视台、政府门户网站、“镇原发布”“文明镇原”等各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播出刊发省市县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阶段性重点工作安排、工作经验、典型事迹等动态、深度、专题的报道及精神扶贫励志宣传口号等内容1600次(条)。
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
镇原县上肖镇在全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文化建设与各类典型评选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典型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活动有序展开。
镇原县立足县情实际,从“扶贫先扶志、扶贫要扶德”着手,集中开展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示范工程、“六评一创”等创建活动,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和“一约四会”制度,积极开展“倡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活动。通过以贫困群众身边人、身边事为素材,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先进典型,推动精神扶贫广泛深入开展,将治德治愚与扶德扶志同步推进,构建农村思想道德新高地,补足贫困群众精神之“钙”,从根本上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促进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目前,该县依托乡村文化广场打造好人榜、文化墙、道德红黑榜167个,评选出“镇原乡贤”“最美脱贫人”“最美扶贫人”49人,在新城、平泉、开边等乡镇开展“我倡议、我承诺、我践行”“抵制高价彩礼、树立文明新风”签名活动11场次,签名4.5万人次。
强化科技培训提高发展能力
在平泉镇洪河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村民可以将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期待解决的问题写在留言板上,由村上统一安排讲座,解答村民的疑问。通过开展“订单式授课”,最大程度贴合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学习需求。目前,平泉镇已在4个贫困村、3个非贫困村和街道社区建立了新时代农民讲习所。
今年以来,镇原县面对贫困群众缺乏致富技术的问题,深入乡镇村组精准摸底,创新开展“订单式”培训,办好办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为贫困群众“加油”“充电”。通过实地开展针对性的集中授课、现场指导、问题诊断、“互联网+”等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活动,进行点对点、一对一的科技服务,让科技培训“精、准、实、用”,切实满足贫困群众需求,极大地调动群众学习热情,增强了群众的致富能力和信心,促进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引领贫困群众通过技术培训掌握致富技能、发展致富产业,走出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相关新闻
- 2018-10-29【三年决战奔小康】酒泉:确保贫困群众和全市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 2018-10-29庆阳镇原县中药材产业成为贫困群众增收新引擎
- 2018-10-26陇南西和: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掌握致富金钥匙(组图)
- 2018-10-26武威古浪:特色产业成贫困群众增收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