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库姆塔格沙漠中的阳关防线 ——兰大学子赴敦煌阳关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亲爱的朋友,提起阳关,你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还是“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苍凉?
然而,你肯定想不到,这里除了莽莽黄沙和浩瀚戈壁,还有洪水泥石流。
作为军事要塞的古阳关,就是被洪水冲毁后,被流沙掩埋,只剩下被称为"阳关耳目"的墩墩山烽燧,踞守于大漠戈壁之上,成为阳关历史的实物见证。
2011年6月16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泥石流直扑坐落于古阳关脚下的敦煌市阳关镇。
历史的悲剧会重演吗?敦煌会成为第二个楼兰吗?
危急时刻,一个名叫“沙漠都江堰”的工程,将90%的洪水成功分流、化解,使阳关几千人的生命和2万多亩农田得到保护,阳关古城消失的悲剧没有上演。
“沙漠都江堰”是什么?它是怎么保护了阳关的?
墩墩山烽燧
2018年7月20日,由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魏霞、讲师崔霞担任指导老师,兰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唐嘉懿为团长,兰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口腔医学院2017级本科生王宁、王文星、吴顺达、岳巍泰、赵金平、邹学军、陈乔、陈紫菡、刘经纶组成兰州大学赴敦煌阳关“沙漠都江堰”生态治理工程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敦煌阳关,对“沙漠都江堰”进行实地考察。
阳关,敦煌抗击风沙的第一道防线
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中国第三大沙漠库姆塔格沙漠的东缘。
社会实践团的团员都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沙漠。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肆虐的风沙、枯死的树木、洪水冲刷留下的沟壑带给他们极大的震撼。
团员们了解到,这里自然条件恶劣,极度干旱,蒸发量是降水量的80-100倍,有“旱极”之称;这里洪灾频发,每年汛期,来自肃北县和阿克塞县的洪水,裹挟着大量泥沙奔泻而下,轻则污染水源,重则冲毁道路、农田和村庄;这里沙漠肆虐,库姆塔格沙漠每年以1-4米的速度向敦煌绿洲推进,2000多米长的防风林带被沙丘掩埋,地下水水位下降,泉水出流量锐减……缺水、水患、沙害等多重问题,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大漠奇观鸣沙山-月牙泉等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也经受着严峻考验。
而阳关,自古以来又是敦煌抗击风沙的第一道防线。要守住敦煌,就必须守住阳关。
沙漠里的“都江堰”
在阳关,树木栽了枯,枯了再栽;防洪堤坝修了垮,垮了再修。风沙和洪水,成为这里祖祖辈辈的人过不去的坎。
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能降服水害,又能治住沙害?
“沙漠都江堰”的出现,创造了治洪治沙史上的奇迹。
“沙漠都江堰”,实际名称是敦煌西土沟流域洪水灾害综合治理工程。由甘肃碧泊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敦煌飞天生态科技园在2001年开始修建。
“沙漠都江堰”工程的原理是什么?说起来你也许不相信,那就是以“害”治“害”——以水害治沙害。
简单来说,“沙漠都江堰”是通过疏导洪水、引导洪水、渗透洪水、过滤洪水、利用洪水,以黏土硬壳固住沙粒迁移,以渗透到地下的洪水形成地下水库抬升水位救活生态,以层层砂石过滤洪水变成清水,并以人工修建沙石沙障阻止风沙前移,从而达到“治洪治沙治生态、将生态治理洪水资源化”的效果。
具体来讲,就是先顺着山口在沙漠里修建分洪河道,把倾泻而下的洪水分割在库姆塔格沙漠里化整为零,使绿洲免遭洪灾频发之苦。继而高筑被称为“沙漠长城”的沙障,既阻挡沙丘前移,又将分流的洪水分别拦蓄其中,积蓄的洪水下渗涵养水源,形成“地下水库”。最终,在“地下水库”附近开挖侧渗截面,使下渗变清的洪水流淌出来,成为新的水源,进而植绿种树,恢复生态。
这个工程集治洪治沙、化害为利、洪水资源化利用为一体,其生态修复和治理成效为保护阳关、守住敦煌,竖起有效的生态屏障,因而被形象地称作“沙漠都江堰”。
“沙漠都江堰”针对内陆河流域“水患”与“沙害”的双重威胁,构建了洪水资源化-高效利用-生态治理的一套完整技术体系,形成以“水害”治“沙害”的生态治理新模式。实现了人进沙退,抵御了特大洪灾泥石流,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生存、发展与保护并重,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并举,凸显出治沙、驯洪、生态经济、富民等多重效益。以“洪水管理+生态治理+特色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很好地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有力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实地探访“沙漠都江堰”
7月27日,骄阳似火。团员们冒着40度的高温,前往库姆塔格沙漠的边缘,进行对“沙漠都江堰”工程的实地考察。
在库姆塔格沙漠
“阳关的防洪坝为什么会垮了建、建了垮?我们经过考证,是因为阳关镇地势较低,敦煌、肃北、阿克塞的洪水全部汇集在这里,在这里修坝无济于事。我们决定,把拦洪坝修到阳关的上游,肃北、阿克塞山洪的出山口。”工作人员介绍说。
在肃北、阿克塞山洪出山口,团员们看到了用于拦截洪水,减缓流速的堤坝。堤坝的下游,梳齿状河道把倾泻而下的洪水分割疏流,化整为零,然后渗入库姆塔格沙漠,形成“地下水库”。在“地下水库”附近开挖侧渗截面,下渗的洪水经沙漠过滤变清后流淌出来。队员们来到了从前洪水泛滥的西土沟,大家看到的是西土沟紧连沙漠的一面砾石崖壁,变成了长数公里的渗水面,清澈的水从布满石子、沙砾的断壁中渗出,甚至可以直接饮用。这些水现在被用来植绿种树,恢复生态,发展高寒冷水鱼养殖和葡萄种植。
在阳关的最前沿,团员们看到了一条21公里长的大坝,这个大坝叫“沙漠长城”,它的作用就是防风固沙,100多条沙障,辅之以大量生态植被,阻挡了沙丘前进。站在大坝之上,左边是望不到边的黄色沙海,那是库姆塔格沙漠的边缘;右边是一个名为“九连湖”的人工蓄水湖。此时正值盛夏,湖中无水,能看到湖底铺着的反渗膜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团员们欣喜地看到,在库姆塔格风口,有一条长达20多公里、宽近千米的绿色生态屏障,把沙丘推出阳关5.6公里,原本被沙漠掩埋枯死的防护林又抽出绿色枝条。在“沙漠都江堰”周边,形成了6.4平方公里的生态湿地,荒漠化防风固沙面积134平方公里。西土沟也已变成了一条芦苇沟,清澈的泉水咚咚作响,成片的芦苇在微风中摇摆,红柳、拐枣、梭梭等沙生植物十分丰茂。枢纽调蓄工程月亮湖,碧波荡漾,吸引了野鸭、仙鹤、天鹅、鸳鸯、翠鸟、白鹭等十几种水鸟前来栖息。昔日的荒瘠之地,今天变成了绿洲,成为荒漠动植物的乐园。
美丽的月亮湖
沙漠前沿的院士工作站
在飞天生态科技园,有一个院士工作站,这也是我国建立在沙漠最前沿的院士工作站。
团员们在院士工作站进行了考察学习,并与院士工作站的科技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
2013年8月,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兰州分院院长、中国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程国栋,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为代表的30多位科学家专门对“沙漠都江堰”的科技成果进行研讨,认为此项工程设计巧妙,其以“害”治“害”、化“害”为“利”的生态治理新模式,融合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极具创造性和推广性。
敦煌飞天生态产业有限公司经过与程国栋院士、郑晓静院士,中科院寒旱所所长、研究员冯起等多位专家深入协商,议定依托敦煌飞天生态科技园在沙漠防治和综合利用方面探索出的实用技术及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建立敦煌飞天科技园院士专家工作站,衔接国家实施生态综合治理重大工程项目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在重建风沙防护体系、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沙漠生态产业,实现沙产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迹,并为省内及全国同类地区提供示范模式。
2014年7月16日,我国首个以阳关生态综合治理为研发方向的院士工作站——甘肃碧泊产业敦煌飞天科技园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沙漠都江堰成立。这个设立在库姆塔格沙漠最前沿的院士工作站,针对敦煌地区沙漠生态治理展开科研与实践工作,研究领域覆盖水文、力学、地理、生命科学、水产养殖等,探索以企业为主体推进生态恢复工程。程国栋院士表示:“沙漠都江堰”工程体系是企业在实践中探索出的生态治理新模式,这种模式为解决好敦煌生态和月牙泉水资源治理提供了依据。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成立,通过专家团队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将这种模式做得更加完善,治理的范围更加宽广,让更多地方受益。
团员们了解到,院士工作站成立以来,研发出以“沙漠都江堰”生态治理工程为关键的洪水疏流—渗滤—拦蓄技术、粘土压沙—石堤阻沙—生物防沙综合风沙防御技术、高寒生态产业技术、沙区水热耦合的高效农业技术、暴雨洪水的收集利用配套技术等5项技术,以这些技术为支撑内容之一的“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恢复的水调控机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5年,“沙漠都江堰”生态成果被列入2015年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绿皮书,被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纳入改革生态建设成果。2016年,“沙漠都江堰”被瞭望新闻周刊报道称为是中国“十三五”治水的新思路。
兰州大学在此设立了生态教学基地、甘肃省水文局设立了水文检测试验站。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外专家多次前来研究学习、洽谈并将此成果引进应用。
拓展考察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沙漠对环境的危害和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威胁,团员们在飞天科技园孙蕙丽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穿越沙漠的徒步。
早上的沙漠已经被太阳烧的烫脚,在沙漠中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微微下陷的,柔软的沙地着不上力,每次迈步都要耗费平时三倍的力气。在翻越了十几座沙山、行走了四五公里后,团员们终于到达了沙漠中的一处泉眼,此时大家都已精疲力竭。
虽然这眼泉眼出水量非常大,但在沙漠中流淌不过一公里左右,便全部渗入地下,沙漠表面又变成了无水状态。大家不禁联想到,若沙漠继续侵犯,不仅人类生活的空间将不断压缩,而且还会面临无水可用的窘境。这次沙漠徒步,让同学们直观地认识到了沙漠化的可怕之处与防治荒漠化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沙漠里可以养鱼?是的,你没看错。
作为拓展考察的一个内容,团员们来到飞天科技园的高寒冷水鱼养殖基地,考察这里创造性地开发出的生态治沙与生态产业循环发展模式。
经过治理的洪水变成了清水,成为高寒冷水鱼种虹鳟鱼的理想水源。养殖基地里有上万尾虹鳟和金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谁又能想到,在环境极其恶劣的库姆塔格沙漠中,能养殖对水质要求极高的鲑鳟鱼呢?
养殖鳟鱼使用的是活水,用洪水过滤渗透而来的清水养鱼,而养过鱼的有机肥水营养丰富,阳关镇的农民用它来种植葡萄“无核白”,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养鱼产生的有机肥水发展沙产业,极大推动了“惠民、富民”工程,打造了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印证了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的有利影响。
社会实践实地调查的最后一天,孙蕙丽老师带领队员们去了“霍尼韦尔生态林”,让大家亲手栽下一棵棵小红柳。在沙漠中种树,很不容易,要提前几天每天将大量的水浇在要种树的地方。每个人都在小卡片上写了一句祝福的话,用红丝带绑在小树上,希望小树快快长大,为沙漠带来一丝绿荫。
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全体人员参观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和敦煌市博物馆,了解了当地的民风民情。
认识及收获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河西走廊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荒漠化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兰大学子们把暑期社会实践选择在了河西走廊“一带一路”上的“沙漠都江堰”工程。他们怀着满腔热情参加这次实践活动,结合理论与实践,通过对该生态治理工程近一个月的实地考察,进一步深化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科学内涵的理解,更加直观地了解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这次社会实践,让学子们深刻认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所面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认清了荒漠化的危害。大家感动于“沙漠都江堰”的科技人员和工作人员,常年坚守在抗击沙害水害第一线,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我国的荒漠化治理作出贡献,纷纷表示,要把在这次社会实践中看到的、学到的、想到的进行广泛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荒漠化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唤醒全社会生态保护的意识,增强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激发大家开展防沙治沙、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
这次社会实践,还培养了大学生们的分工合作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分析能力、自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为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积累了经验。
(执笔:兰大化学与化工学院2017级唐嘉懿)
相关新闻
- 2018-08-06兰州大学举办两岸学子牵手丝路行活动
- 2018-07-13兰州交大两学子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
- 2018-07-10兰州市公安局致高考学子的一封信——防范五大陷阱 警惕电信诈骗
- 2018-07-04兰州理工大学举行研学旅行活动 让农村孩子享受“科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