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甘谷:易地搬迁走活“三步棋”
原标题:甘谷:易地搬迁走活“三步棋”
记者 丁晓刚
沿甘谷县南滨河路向东,欣赏着路边生机勃发的田野,记者来到六峰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栋栋特色鲜明的高楼拔地而起,合理的布局,精巧的结构,完善的设施,成为甘谷县实施易地搬迁助力脱贫攻坚的点睛之笔。
近年来,甘谷县抢抓政策机遇,按照“搬迁—增收—脱贫”三步工作法,立足于“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坚持大点搬迁、集中搬迁、上楼搬迁“三搬”原则,坚持靠城、靠镇、靠园区“三靠”思路,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走活“挪穷窝,搬到好地方;换穷貌,住上好房子;改穷业,用足好政策”三步棋。
挪穷窝,搬到好地方
甘谷县委、县政府努力让困难群众挪穷窝,让其生活更有信心,这是记者采访后的第一个感受。贫困户黄金昌终于要搬出住了大半辈子的“破瓦房”,脸上抑制不住地喜悦。“我家共有6口人,居住的老房子又小又旧,一遇刮风下雨,总是提心吊胆。如今,我在六峰家园登记了一套新房,10月底就可以住进去了,小区环境好,交通方便,感觉和城里人一样。”
记者发现,六峰镇虽说紧邻甘谷县城,但该镇南部山区大部分群众居住离镇区较远,山大沟深,沟壑纵横,群众上学就医极不方便。为了挪出穷窝,改变穷貌,斩断穷根,六峰镇立足镇情实际,积极探索六峰工业园区、冀城产业园区、姜维三国文化园区、综合服务示范社区等“四区同建”模式,高起点、大手笔规划易地扶贫建设点,在姜维大道西侧,一期投资1.3亿元,规划面积100亩,新建住宅楼455套,计划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205户,同步搬迁非建档立卡贫困户250户。
换穷貌,住上好房子
只有“安居”才能“乐业”,甘谷县按照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认真规划选点,精准发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让边远偏僻的群众真正“挪穷窝,搬到好地方”。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各级组织努力让群众换穷貌,从生活质量入手,首先让群众住上好房子。
“以前,我们住在大庄村,这个村子悬在半山腰,路是笔直的,人走都困难,儿子找对象就再别提了,没有一个女孩子愿意嫁过来。”黄桂兰是甘谷县礼辛镇尉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前些年丈夫因故去世,女儿出嫁,家里只剩她和儿子两人相依为命。镇村两级干部了解黄桂兰家情况以后,率先将她家列为易地搬迁户。三年过去,如今,依靠国家的补助政策,黄桂兰不仅搬进了漂亮的小洋楼,儿子也考了驾照,谈上了对象。易地搬迁点燃了她们一家人生活的新希望。
据悉,尉坪新村已建成住房181套,60户达到入住条件,部分群众已搬进新居。配套建设的幼儿园、超市、卫生室、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之中,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尉坪新村,将让贫困户的安居梦变成现实。
改穷业,用足好政策
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让困难群众改穷业,是有效地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关键。用好政策有思路,才能让好想法落地生根。甘谷县未雨绸缪,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实现搬迁与脱贫同步。“用足一系列好政策”,努力走活易地搬迁助力脱贫攻坚一盘棋。
在六峰镇扶贫车间,记者见到搬迁户金芳田时,她正在接受缝纫技术培训。她告诉记者,搬到镇上以后,孩子在镇中心小学读书,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在扶贫车间打工,等技术练好,一月计件收入2500元以上,家庭收入有保障,孩子上学也不耽误,和城里的上班族一样,生活得体体面面。
“刚搬迁时,心中也有顾虑,搬到镇上靠什么维持生计?”金芳田对记者坦言,在政府动员村民们搬迁时,她也迟疑不决,但没有想到的是,政府不仅补助资金帮助解决住房问题,还提供了在扶贫车间上班的机会,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
六峰镇易地搬迁不仅在安置点修建了可吸纳200人就业的“扶贫车间”,还积极探索园区企业产业链延伸、商业门面经营扶持、餐饮修理等项目,想方设法帮助搬迁户脱贫就业,为搬迁户持续发展找准了新路子。
易地搬迁打通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通道。而今在甘谷大地,一幢幢整齐壮观的搬迁新楼拔地而起,一大批农民“摇身一变”成为产业工人,曾经土气十足的村落早已“改头换面”,广大农村从外向内发生着深刻的嬗变。
相关新闻
- 2018-08-14抓作风建设关键是把党建建在群众心坎上
- 2018-08-14“酒托”诱网友到店消费 兰州七里河警方打掉一诈骗团伙
- 2018-08-14兰州七里河警方转战千里 为25人追回薪资18万余元
- 2018-08-14孙伟在武威市调研时强调 一鼓作气打好脱贫攻坚战 久久为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