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李兴明
第六届甘肃省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
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李兴明
李兴明,男,汉族,1955年9月生,中共党员,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均安村村民。
三十年多来,李兴明先后照顾赡养了7位老人,并为老人们养老送终,成为了白银家喻户晓的“好儿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千年古训在白银市白银区均安村李兴明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李兴明先后赡养的7位老人分别是李兴明的父亲母亲、二叔二婶、六叔六婶和一位邻家老人。李兴明二叔二婶年轻时因病无法生育,父亲母亲担忧他们无依无靠,受人欺辱,无人养老送终,便毅然决定将自己最聪明伶俐的孩子李兴明过继给他们抚养,希望给这个家庭送去圆满和希望。二叔二婶家清苦的日子,让李兴明懂得了生活的不易,他暗下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让二叔二婶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并且让他们安度晚年。
在李兴明的努力和奋斗下,他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时他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老人,有好喝的总是让二叔二婶先品,好吃的自然也是二叔二婶先尝,逢年过节新衣新鞋新袜子件件少不了。对于自己的身世,他更是坦然,对自己的父亲母亲没有半句怨言,他知道父亲母亲当初的举动,是因为他们有一颗慈悲善良之心。也许就是应验了古人的那句“父慈子孝”古训,李兴明开始了他的孝亲之旅。这时的父亲母亲也已年迈,李兴明是个大孝子,他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他开始同时赡养四位老人,白天他辛劳致富,晚上他为老人端饭送水,问寒问暖.虽然辛劳,但是一家老小其乐融融、家庭和谐。
可是好景不常,二叔随着年龄的增高,患上了小脑萎缩症,不能下地,瘫痪在床,端饭喂水、洗脸洗脚二婶还可以搭把手,可是穿衣翻身,擦拭身体就全靠李兴明了。千百个日日夜夜,千百次翻身擦拭,李兴明始终如一、耐心平和,细心照料,直到老人去世。
祸不单行,二叔去世没有几个年头,李兴明的母亲又患上了脑血拴,经过极力抢救,虽然摆脱了生命危险,但落得半身不遂,语言也受到了障碍,说话总是含糊不清。在母亲住院期间,李兴明生怕与母亲阴阳相隔,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白天其他兄妹来接班的时候,他就抓紧打个盹,到了晚上,他总是要求陪在母亲床前,20多天,母亲的病床前夜夜有他的身影。
孝顺,就是要在孝敬老人的同时,顺随老人。无论是患有小脑萎缩的二叔,还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无论是失去老伴的二婶,还是年事已高的父亲,李兴明面对他们的暴躁、无理、呻吟、絮叨还是疾病,他都只是面带笑容,耐心疏导和无微不至的照料和孝顺,直至四位老人相继过世,为他们养老送终。
父亲母亲、二叔二婶的离世,让李兴明心里一下子觉的空落落的,他说:“我总觉得没有让他们享受到清福,心里还有很多的遗憾”。后来这种内心的遗憾让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把与自己几乎没有血缘关系的六叔六婶毅然接回了家中赡养,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觉得他是傻了吧,疯了吧。
可是李兴明说,“他们无儿无女,现在的生活很艰难,我看见了心里不舒服,就想把他们接回家中过几天好日子”。就这样六叔六婶在他们家一住就是10来年,六婶时常红润着眼睛说她的命真好,不知道啥时候修来的福分。几年前八十多岁的六叔因病离世,今年86岁的六婶身体依然硬朗,脸色依然红润,眼神依然明亮。
人们常说:“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而李兴明却一件接一件、一桩接一桩不辞辛劳地做着好事。2013年,他花费8万元为同村魏列堂老人建了一院新房,红砖绿瓦、窗明几净,花草相映,这座宁静、崭新的小院映衬着李兴明洁净慈善孝敬的心灵世界。一座新宅院也许是魏列堂老人一生都不敢奢求的事,而李兴明缩衣节食只为老人喜笑颜开,安度晚年。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百善孝为先”这是李兴明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它内心的不懈追求。他平时不但忠厚诚实,在村里与人为善,邻里和睦,还经常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他没有别人那样华丽的言词,但他却有一颗孝心、仁心、善心和慈心。他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简单朴实的话语蕴含了上行下效、言传身教的纯朴道理,阐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间大爱。
李兴明先后被评为白银市第四届道德模范、白银市第三届“身边好人”,他的家庭被评为白银市“最美家庭”。
相关新闻
- 2016-08-30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高德会
- 2016-08-30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路甜甜事迹
- 2016-08-30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龚小芹
- 2016-08-30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马淑霞事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