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进农村】“桂花庄 ”康南原生态旅游画卷
【专题】美丽甘肃·网络媒体生态行 【专题】践行十九大精神 “七进”活动掀起热潮

中国兰州网8月1日讯(记者王彦达) 7月31日,由甘肃省委网信办指导,甘肃省环境保护厅主办的“美丽甘肃·网络媒体生态行”活动来到陇南市康县白杨乡桂花庄。

桂花庄位于白杨乡南部7公里处,全村80%农户居住在康阳公路两旁的狭长地带,整个村庄被河流分成东西两片,村内有多株珍贵树木,尤其以一棵“千年金桂”引人注目,每当开花季节,花香十里,引来不少群众前来观赏。“桂花树下‘桂花山庄’农家乐的顾客就是这棵千年古树引来的。”桂花庄村委会主任马文地说。近两年来,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桂花树已成为桂花庄一道亮丽的风景,村里发展旅游的招牌。

马文地说,在美丽乡村建设前,我们就定下基调按照“生态为基、发展为要、民生为本、构建和谐”和“不砍一棵树、不埋一眼泉、不毁一株草、不挪一颗石”的“四不”理念,充分利用山、水、石、古树等独特的自然资源,保护传承古村原貌为重点,建成了一个“房在景中、景在绿中、人在画中”的具有康南风情的原生态旅游画卷——桂花庄。

据介绍,目前,桂花庄已打造成一个环境优美、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生态旅游村庄,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庄内“千年金桂”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白杨“桂花庄”。村内修建景观小品8个,观赏台1个,移栽绿化景观树20株,种植花草2300平方米;为方便群众出行,保证群众的生命安全,改变雨天一脚泥的状况,已完成830多米入户道路的修建,修建栈道1000多米,完成3处护庄河提建设,修建石拱桥一座、平板桥一座,修砌路面、挡墙、护坡1280多立方,治理滑坡修建假山2500平方米。

凭借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据马文地介绍,目前桂花庄已建成农家乐1家,农家客栈4家40张床位,2016年由村支部牵头整合村内旅游资源组建了桂香园乡村旅游度假有限公司,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解决了部分群众务工难问题。

马文地说,由于桂花庄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里生产的木耳、香菇、茶叶、蜂蜜等农副产品品质佳。随着游客量的增加,部分群众把农副产品也摆到景区内,供游客购买,而且卖的价格比贩卖农副产品贩子的价格高,有效解决了农副产品卖不出去的问题。2018年前半年共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2560元增长到2016年的7050元,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互联网+农户”的生态旅游扶贫之路。

马文地说,今后,全村将依托位于阳坝景区大走廊和三百里生态旅游文化风情线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打造“住农家客栈、吃农家小菜、购农家特产、听乡村小曲、看民俗表演、赏乡村美景”的全域乡村旅游中转站,进一步做好“互联网+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文章,实现群众稳定增收致富奔小康。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