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坚持发展乡村旅游 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中国甘肃网6月12日讯 (本网记者 李秀清) 近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甘肃省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促进脱贫致富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提升旅游供给能力、综合效益和服务质量,加快推进旅游强省建设,乡村旅游蔚然成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今年1——5月,甘肃省乡村旅游人数预计达到230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40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8%和35%以上。
据悉,2017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突破7036万人次,同比增长31%;实现总收入127.5亿元,同比增长37.6%,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而今年1-5月,甘肃省乡村旅游人数预计达到230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40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8%和35%以上。全省累计建成旅游专业村564个,农家乐12563户,打造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2个,培育具有典型引领作用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7个、“双带双加”旅游扶贫先进典型12个。此外,按照国家政策引导、省市统筹支持、县区整合推进、乡村具体实施的思路,引导市场主体投入、乡村能人带动、村民集体参与,推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建设旅游项目1162个,计划总投资3947.0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38.6亿元。全省5A级景区全部实现高速联通,85家4A级景区中,已有58家景区与二级以上公路连通。全省规划建设了22个标准化自驾车(房车)基地(营地),完成旅游厕所建设投资3090万元,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167座。全省4A级景区全部接入国家应急平台,3A级及以上景区基本实现免费无线网络(Wifi)全覆盖。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投入1亿元资金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旅游综合整治、旅游规划扶贫公益、乡村旅游后备箱和旅游电商推进、千企千村帮扶、百万乡村旅游创客、金融支持旅游扶贫、扶贫模式创新推广、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等为主的八大专项行动,突出乡村客栈、旅游厕所、环卫设施等改造,实现垃圾净化、村容绿化、环境美化,切实改善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

此外,我省坚持“不砍树、不埋泉、不毁草、不挪石”的原生态理念,突出土气、老气、生气、朝气“四气”特点,挖掘乡村独特资源优势,开发新业态融合产品,基本形成了景区带动型、城镇辐射型、通道景观型、产业依托型、乡村休闲型、创意主导型等6种乡村旅游发展形式,创建了一批独特的画家村、写生村、雕塑村、窑洞村,带动乡村旅游开发。积极搭建乡村旅游智慧营销平台,开展乡村旅游智慧营销,全省网店数量达8674家,农副产品和旅游商品网销额达27亿元。截止目前,全省已建成旅游示范村42个,建成各具特色的旅游专业村650个,农家乐13937户。还制定《甘肃省乡村旅游建设指引》,为全省特别是贫困地区推进旅游专业村及农家乐建设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支持。
相关新闻
- 2018-06-11兰州市首届乡村旅游文化节开幕(图)
- 2018-06-07美了乡村 富了乡亲——张掖市山丹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见闻
- 2018-06-07张掖山丹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见闻
- 2018-06-04甘肃省持续加大乡村旅游扶贫力度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