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丨40年,从个体经济到非公经济的变迁
原标题:40年,从个体经济到非公经济的变迁
李成忠是改革开放后酒泉市的第一批个体工商户,1978年12月,改革开放春雷乍响,顺应改革大潮,李成忠成了酒泉第一批个体工商户中的一员。让李成忠没想到的是,个体工商户的身份,竟让他成了“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
事实上,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一群人的贫穷面貌,更成就了无数日后非公经济领域的风云人物。而从“无业游民”到最早一批“万元户”的诞生,再到第一批走出国门的民营企业家,改革开放也拉开了甘肃非公经济的发展序幕。
1闲散人员成为时代“弄潮儿”
“那一年,我和村里其他青年人一样,跟着生产队干活。无论是村里还是个人,都很穷,穷到啥程度?连饭都吃不饱。”虽然已经过去了40年,但对于返城之前的生活,李成忠仍清晰地记得。他告诉记者,那时候,一天三顿饭,吃的都是萝卜和地瓜,连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
但不久,转机出现了。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最先解禁了农村工商业。政策一出,如春雷乍响。据李成忠回忆,当时大批知青返城,就业成了大问题,个体工商户作为一种全新的市场主体形式,广开就业门路。而他自己则因为有手艺,选择了在酒泉经营一家修表摊。
“虽然挣的钱比别人多,但那时候我们个体户在人们眼里仍是‘无业游民’。”李成忠告诉记者,当时酒泉最早一批个体户干的都是些小营生。比如修理电器、卖烟酒糖茶、做小吃、干理发等。虽然都是民生消费中需求较大的行业,但在那个年代,社会上仍然流传着“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的说法。
而事实上,正是这些别人眼中的“无业游民”,却成了最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有些甚至还成了日后非公经济领域的风云人物。李成忠回忆称,当时和他一起在市场里做买卖的人,大都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他们有的因此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有的则将自己的小买卖发展成了更大的民营企业,而李成忠自己,也成长为当地最大的钟表零售商。
2艰辛创业成就首批“万元户”
个体经济的兴起,激发了市场化的变革,上世纪80年代,全国范围内第一批正规的市场开始诞生。这时,越来越多的人解放思想,踏入了个体工商户的行列,一举打破了当时百姓的日常消费方式,“万元户”的概念开始流行起来。
“那时候普通家庭的月收入只有几十元,存款在万元以上的家庭才称为‘万元户’,我们就是其中之一。”说话的是樊金花,兰州东部市场最早的商贩之一。在她看来,东部市场的第一批个体户真正赶上了改革开放后流通领域的第一波市场化。他们勤奋地练摊卖货,很快就“富了起来”。这时,个体户也开始逐渐被社会接受。
到上世纪90年代,个体工商户大规模“升级”,他们不再满足于练摊,而是利用积攒下来的“第一桶金”创办公司。“1993年,全国出现了办公司大潮,我也正是在那一年转了店,自己申请注册了一家公司。”樊金花回忆称,那时候,市场经济更加成熟,也正是因此,给了她更好的发展机会。
如今,樊金花的公司由女儿掌管,专门承接服装生产制作,发展得有声有色。每每谈到她的创业经历,她总会说:“是时代造就了我,我赶上了好时候。”
3优化环境为非公经济腾飞助力
如今,甘肃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实力日益增强。在陇原经济崛起的进程中,非公有制经济无处不在,成为当下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而近年来愈加规范的营商环境,更是让非公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樊金花告诉记者,虽然已经退休,但她能清楚地感觉到,这些年来甘肃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不管是“多证合一”、“一证一码”等办事流程上的简化还是政策上的扶持,都给了“生意人”更大的发展空间。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甘肃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47.6%,比上年增长了1.8个百分点;全省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38.42万户,占全省市场主体的96.86%;全省非公经济实现地方税收收入208.14亿元,同比增长11.31%,占全省地方税收收入的48.37%;全省新增非公经济从业人员76.54万人,累计达到416.7万人。
尤为可喜的是,非公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甘肃区域经济的空前发展。如今,甘南、临夏的草场畜牧,天水、白银的金属矿藏,庆阳的杏子,陇南的茶叶和药材,在这些资源地周围形成了一个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链条,有些非公经济甚至成为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越来越多上市企业的有力支撑,更是让甘肃本土优质企业逐渐走出甘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记者 刘琼
相关新闻
- 2018-06-07兰州市出台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实施方案 支持鼓励企业异地迁建
- 2018-06-07全国台联考察团赴榆中县开展帮扶调研活动
- 2018-06-07甘肃省各部门多措施为考生服务
- 2018-06-07兰州市党委系统办公室(厅)主任会议召开 李荣灿作出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