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孝道是“动词”而非“形容词”
原标题:孝道是“动词”而非“形容词”
孙维国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在这充满母爱的温情日子里,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感恩母亲、尊重母亲、热爱母亲的良好氛围,我市各部门、街道社区开展多种活动歌颂母爱,感恩母亲。(详见5月14日《兰州日报》6版)
“母爱是世界最伟大的力量。”“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赞美、祝福母亲的语言,总是能触碰到人心最柔软的那根弦。感恩母亲有很多种方式,但最终都要落实到一点一滴行动上。用行动践行孝道,不仅是孝敬父母,也是个体传承弘扬中华孝道文化的责任所在。
中华孝道文化源远流长,儒家经典中有许多关于“孝”的论著:《孝经》中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论语》中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人性之本,道德之根。传承弘扬孝道文化,不是空喊口号就能落地生根的。需要我们每个人肩负一份责任,以孝敬父母这样的切实行动,来践行和落实。
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不仅背离人性,而且道德沦丧。这样的人,内心不可能有真正的爱,即便财富等身,也是一个人性和道德残缺的人。孝敬父母,我们需要的是源自内心最初的感动,是从小父母手中一针一线、一言一语、最唠叨却最贴心的嘱咐。古语云:子欲孝而亲不待。孝敬父母,不能等待。这个浅显的道理人人都懂,但人人都懂,不代表人人都能做到,只有将道理上的“懂”,落实到行动上的“做”,方为知行合一。嘴上说感恩父母,行动却判若两人,就是假孝敬。
孝道是“动词”——用行动孝敬父母,而非“形容词”——嘴上说孝敬、朋友圈刷感恩,可一旦到了现实,立马摇身一变换了一个人,给父母的时间异常吝啬,既不“常回家看看”,而且连电话也长时间不打给父母,即便偶尔回家,也多是在低头玩手机,吃完饭丢下一桌子碗筷,即转身走人。乃至老人主动打电话让自己回去,却以“忙,没时间呀”为由予以拒绝。在朋友圈“感恩刷屏”,回到现实中却“孝道吝啬”,这种感恩父母“两面人”恐怕不在少数。这样的“朋友圈感恩”也就是做做样子,对父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其实,设立母亲节也好,设立父亲节也好,归根结底的目的,都是倡导孝敬美德,弘扬中华文化。如同岁月更替无法改变一样,父母越来越老,也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子女陪伴父母的时间也在一分一秒减少。面对这样的现实,作为子女,应将孝敬父母付诸于日复一日的实际行动,将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回归到深入骨髓的感恩行动,让中华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的孝道大义,在点滴行动中发扬光大,在每一个家庭落地生根,让孝道之树枝繁叶茂。
相关新闻
- 2018-02-26兰州市大学生开展孝道实践活动
- 2018-02-26兰州市大学生开展孝道实践活动
- 2017-12-07爱老拆危窑 敬老发倡议——庆阳市合水县何家畔镇“重孝道、传家风、暖亲情”实录
- 2017-11-03金昌市金川区举办“牵手美德做孝心少年”道德讲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