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最甘肃】河西宝卷:寥落于民间的梵音 历经沧桑而不衰(图)

18-05-10 08:4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任磊

  “趁月去徘徊,前院窗半开。拂墙人影动,哪里客子来?”每逢农闲时节,在夏日的树阴下,在冬天的热炕上,凉州山区的农民们总爱三五成群,甚至几十个人聚成一团,津津有味地听人演讲宝卷。随着念卷人情绪的变化和故事情节的起落发展,念到一定的“接口”上,听众们还会不约而同地加入集体朗诵和合唱。那情景,那神情,既庄严,又活泼,使宝卷不仅成为一种简朴实用的娱乐,也使人从中受到一定的教育。

河西宝卷

  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宣卷时的情景,也是河西走廊常见的一幕。宝卷又名宝传,是明清以来流行于民间的一种讲唱文学,是劳动人民保存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其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民间故事、寓言故事三大类。

  河西宝卷的基本形式是韵散结合。散说部分一般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历、结果等发展过程。韵文部分主要重复散说部分的故事,句式以十字句最多,七言句次之,还有五言句、四言句,句子有一定的平仄韵律。就散说与韵文部分的比重说,韵文多于散说,句数多少灵活可变。

“河西宝卷”传承人代兴位在指导乡亲们进行抄卷。

  宝卷的传播方式有文字传播和口头流传。今在甘肃河西地区的广大农村,宝卷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每年春节前后或农闲时节,许多农村会举行“宣卷”活动,四处的人们都会参加,场面空前繁盛,热闹非凡。

  在河西走廊的偏僻乡村,人们认为传抄宝卷是积功德,做善事,部分宝卷文本结尾处,还有劝人传抄的语句或诗词。在河西农村,识字人传抄宝卷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一件得人心的事。识字人都愿意抄宝卷,有的人抄了自己欣赏收藏,有的人抄了赠送亲朋好友。不识字的人,也要请人抄宝卷,放在家中,用于镇宅避邪。在河西走廊,素有“家藏一宝卷,百事无禁忌”的说法。

“河西宝卷”传承人代兴位在说唱《丁郎救父》。

  河西宝卷生长在被戈壁沙漠封闭着的河西地区,是河西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娱乐,历经数百年而不衰。宝卷大量反映了人民群众切身的社会生活,有些寓言,也是谴责忤逆,规劝孝道,隐恶扬善的。宝卷虽通俗,却寄托着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喜怒哀乐。也惟其通俗易懂,寓教于乐,才深深地植根于群众之中,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2006年5月20日,河西宝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的乔玉安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本网综合 张玉芳 杜小娟

精彩推荐

  • 【最甘肃】河西宝卷:寥落于民间的梵音 历经沧桑而不衰(图) 【最甘肃】河西宝卷:寥落于民间的梵音 历经沧桑而不衰(图)
  • 兰州:风筝线伤人 男子途经金雁大桥时眼皮额头被割伤缝合8针 兰州:风筝线伤人 男子途经金雁大桥时眼皮额头被割伤缝合8针
  • 记者体验丨深入大山密林 巡护大熊猫6天5夜(图) 记者体验丨深入大山密林 巡护大熊猫6天5夜(图)
  • 兰州新区国企对口帮扶显成效 兰州新区国企对口帮扶显成效
  • 【我奋斗我幸福】兰州:绿化村里书写花语生活 【我奋斗我幸福】兰州:绿化村里书写花语生活
  • 陇原生态丨接力播绿37年 三代“愚公”造林贡献不可估量(图) 陇原生态丨接力播绿37年 三代“愚公”造林贡献不可估量(图)
  • 兰州安宁交警3小时查处11辆违法三马子 兰州安宁交警3小时查处11辆违法三马子
  • 兰州新区开通村村通公交线路 兰州新区开通村村通公交线路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兰大二院举行2018年庆祝5.12国际护士节
2   【脱贫攻坚——影像志】小康路上带头人
3   【我奋斗 我幸福】画家杨东明:身残志
4   唐仁健在十三届省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会
5   图解:甘肃“一户一策”助力脱贫攻坚
6   小陇画报|中国石窟艺术中的珍宝武山县
7   怎样让护坡不再光秃?甘肃这位老人发明
8   一位新疆大叔与甘肃师傅的不了情缘——
9   甘肃省两市一县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10   甘肃“鼎立信”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