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陇”听“亲历者”说——追忆改革开放40周年丨我和父亲的村小变迁史(二)
作者:门晓峰
乡村小学多数人又称它为村小,在村小里读过书的人都知道,这里是父老乡亲生长希望的地方,许许多多出生在农村的孩子他们的童年大都是在村小里度过的,村小是他们一辈子都忘不掉的记忆。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为了能让普天之下的贫下中农睁眼看世界,国家要求人口相对比较集中的村子都要兴办村级小学,并把村小的管理权下放到村一级,形成了乡村两级共管村小的体制。我的父亲就是在这个时期走进村小的,父亲中学毕业后参加了甘肃张掖师范速成训练班,经过短时间的专业培训后,就背起行囊匆匆忙忙来到了村小,短短几年他从城东的碱滩公社草湖村小学,到城最西边的西洞堡小学,后来又向北辗转到三闸公社符家堡、庚名村小学、高寨村小学,在这里一待就是25年,父亲工作时间最长的高寨小学,快到大山底下了,放眼望去光秃秃的高山好象就在眼前,伸手就可以摸得到。
父亲刚来到这个村子的时候,这里根本就不具备最基本的办学条件,没有校舍村子里就利用一座叫“三圣庙”的地方办学校,破破烂烂的大殿就是教室,据了解当时的许多村小都是在破庙里兴办的,当时的教学任务很重,既要普及初级教育还要负责青壮年的扫盲,完成这些工作需要老师去做,那个时期城市都普遍缺老师,何况偏远的乡下,没有老师怎么办,只能在当地找些文化程度相对好些的农民来当民办老师,即便是这样一个村子里也找不出几个能教书的,村小里就出现了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教小学生的老师,有一个老师认不得骆驼这两个字把它教成“各它”,同事不好意思提醒,这一错误教了几届学生。父亲就在这个庙里白天当老师,晚上伴着青灯古卷当“和尚”,开始他在这个村小里传道、授业、解惑的生活。
到了六十年代末期,村子里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加上适龄儿童急剧增加,原有的破庙已经无法容纳更多的学生求学,村里便决定重新选址修一所算是正规的学校,为了方便全村孩子上学,村里选定在各社的中心位置修学校,而这个地方四周都是白茫茫的盐碱地,周围没有一户人家,是一个四不沾边的地方,这个提议竟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认可,父亲自然也就没意见了,新学校到是在热情的村民手中很快诞生了,可这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总面积不足一千平米的学校修了五间教室和几间即是宿舍又是办公室的房子,学校围墙和教室的墙体都是用原始的夯土方式筑成的,连粉刷墙面的石灰都无法弄到,整个学校象灰蒙蒙的古堡,教室里没有桌椅板凳,只好修些土台子、泥凳子代替,有人形象的说土台子泥凳子上面坐着个土孩子,学校经费紧张有时候连刷黑板的墨汁都不能保证供应,只能用锅灰,因为学校位置偏僻照明电无法送达这里,每次进城排队买照明用的煤油就成了父亲的必做的功课,父亲是学校唯一的公办老师,其他老师都是本村人,每到放学时间其他老师还要回家种地侍弄庄稼,这时候父亲就会挑起水桶锁好校门到几里外的山泉挑水,用来准备晚饭和老师们的日常用水,夕阳西下村民常常可以看见年青的父亲孤零零的挑着扁担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这成了村子里固定上演的一幕,夜晚时分他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备教案批作业,父亲就这样捱过了一个个孤寂的漫漫长夜。
改革开放之初各项事业都迎来了大发展的新机遇,加上六十年代中期生育高峰造成学生普遍增加,现有的学校已容纳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村里又一次酝酿重新修建学校,这一次的村小初具学校的模样,电终于通到了学校,父亲不再为买煤油发愁了,学校里有了一付简单的篮球架,让学生们感到了从没有过的快乐,办学条件改善了然而学生多老师少的问题却仍旧十分突出,学校只好采取复式教学的办法,就是在一所教室里放两个年级的学生,三、四年级混在一起,上半节课教三年级下半堂课讲四年级,这种无奈的教学方法在村小里普遍采用,并做为典型经验推广。孩子们有强烈的求知欲,然而经济的贫穷阻碍着孩子们上进的路,有的孩子买不起铅笔本子就用家里省下来的鸡蛋换,没有文具盒就挖点甘草根到学校隔壁的村卫生保健站换装过针剂的药盒,用它来装少的可怜的铅笔头和一点点橡皮,不时有学生因为交不起一两元的学费而含泪永远的离开了学堂,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深深打动着父亲,他常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在极端的困境中不少学生发奋学习最后被招工招干,有得还回到了母校任教,这最令父亲感到由衷的欣慰。
在三闸公社高寨小学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八十年代初期组织上考虑到父亲的实际情况,把他调到了火车站附近的韩家墩小学,这所学校也是只有校舍没有围墙,父亲又和他的同事想方设法建起了围墙,又托人花少量的钱从城里的工厂买来用钢管焊接成的校门,费心从城里移来马柄花美化校园,他醉心于村小的建设,而这个时候和父亲同时来乡村任教的同学朋友早都调进城了,教育局在一次调查摸底中无意间发现父亲还在村小任教,组织立即决定让父亲马上进城工作,来村小时是风华正茂的翩翩青年,离开时粉笔灰早已染白了他的双鬓,父亲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深深热爱的村小。后来父亲不只一次的说遍布城乡的第子是他一生最大的骄傲。
1985年12月就在父亲前脚离开村小的时候,和当年他来村小时年龄相仿的我,子承父业又来到了他任教过的韩家墩学校,看着父亲亲手栽下的树木已成栋梁,接过他用过的教鞭,站在他上过课的讲台,教他教过的学生,父子间的这种割舍不断的教育情节,让我百感交集感慨颇多。我相比父亲要幸运的多,这时候的村小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老师的办公住宿条件今非昔比,村上为解决学校吃水难安装了压管井,购置了双卡收录机、电视机,幻灯机,更重要的是师资力量大大增强,一大批受过系统教育的师范生充实到了村小,村小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条件的极大改善激发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村小的教学质量已经接近城市学校,每次教育局组织统考,村小里的成绩都有进步。
尽管在村小工作的时间不长,离开了心却时常牵挂,每次路过村小的时候我都会多看它几眼,只要有机会我都会走进村小去看看,时间到了90年代,全社会都越来越重视教育,都在倡导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得益于党的好政策,这时候的村小办学的条件大不同于当年,每个学校都配备了专职的音、体、美老师,配备了电脑等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农村孩子也可以同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10年以后,张掖城乡的教育教学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村学校经历了一次合班并校后的浴火重生,通过乡教管会了解我才知道,现在各校的学生越来越少,有的班级只有几个学生,为了合理利用教学设施优化教学资源,施行了合班并校的办学方式,将各村学生本着就近上学的原则分流安置,乡上成立了中心学校负责整个学区的教学管理,具备继续办学条件的学校都建起了教学楼,现在没有因为学费而上不起学的学生,更没有一名学生流失,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的好政策,适龄儿童一律免费上学,学生上学都有高标准的校车接送,最让人感慨的是给予每个学生营养早餐补助,学生在这里可以免费喝到新鲜的牛奶,吃到营养的鸡蛋,这一切在过去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更别说是农村的孩子。看着眼前的这一切不由得感叹,真是时代不同境遇大不同啊,真心为孩子们高兴,为他们赶上好时代高兴。
如今的农村学校不但有高大漂亮的教学大楼,而且学校硬件设施和城区学校没有区别,走进大楼看见的是昂扬振奋的学子和孜孜以求的精神状态,这里有装备豪华的语音教室和现代化的电化教学,同学们可以用流利的英语进行情景剧表演,在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有难度的竞赛中村小的学生屡屡夺魁,从他们落落大方敢于争先的举止让我们看见了乡村美好的希望,我竟不住赞叹今天的村小已不是父亲那时的村小,也不是我那时的村小,而是一个孕育着崭新时代的村小,未来的天空翱翔得将是从这里飞出的雏鹰。
相关新闻
- 2017-03-31【专题】甘肃质量
- 2018-03-15甘肃省脱贫攻坚能力提升培训班(乡村道路规划专题)在酒泉开班
- 2018-03-15林铎在甘肃团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时指出 方案方向正确科学成熟切实可行
- 2018-03-15保卫“兰州蓝” 兰州城区推行定点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