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礼县:创新模式激发脱贫攻坚新活力
原标题:礼县:创新模式激发脱贫攻坚新活力
中国甘肃网3月12日讯 据陇南日报报道(记者 杜举宏)初春的礼县,乍暖还寒。走进崖城镇山根村返乡务工青年创业园,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这里的日光温室成片相连,错落有致,大棚内种植有西红柿、辣椒、黄瓜等。去年以来,礼县坚持把创新作为推进精准脱贫的第一动力,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路径、新举措,创新性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全县脱贫攻坚注入了新活力。
设立专项资金实施教育健康扶贫
礼县贫困人口中,因学致贫返贫的占到6.23%,因病致贫返贫占到13.43%。针对因学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占到全县贫困人口五分之一的实际,礼县决定每年筹资设立教育扶贫专项资金和健康扶贫专项资金,确定救助对象给予救助。
去年,礼县设立教育扶贫专项资金500万元,为313名被省内外本科院校或省外高职(专科)院校录取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每人一次性资助5000元,共计156.5万元,实现了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学前教育到大学资助全覆盖;设立健康扶贫专项资金1500万元,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重性精神病住院患者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报销后的费用进行全额补偿,目前已救助补偿1263人次61万元。
制定奖补办法健全扶贫机制
去年以来,礼县大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研究出台了《礼县“一扶一带”产业扶贫奖补暂行办法》,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稳定脱贫。
扶持有一定带动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能人大户,能与贫困户建立脱贫带动机制,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的,给予一定的资金或物资扶持奖励。以特困片区、深度贫困乡村为重点,兼顾全县产业发展。既注重培育投资少、见效快的劳务、蔬菜、中蜂等产业项目,又兼顾发展经济林果、畜牧养殖、中药材等周期较长、长期受益的产业,长中短结合,以短养长,稳定增收,实现精准脱贫目标;既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又鼓励农户以土地等入股参与发展,真正建立起市场条件下统分结合的经营机制。
强化政策引导发展富民产业
礼县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推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根本,制定激励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加大对土地流转、畜牧业发展、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扶植。
目前,礼县累计落实土地流转奖补资金1719万元,流转土地28.57万亩,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达57146户,带动贫困户9800多户;建成果蔬气调库31座,贮量达10万吨,有效解决了农产品贮存问题;累计发展养殖大户1066户、建成规模养殖场494个、养殖小区32个;累计创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657个,注册资金55.8亿元,吸纳社员57173人,所有贫困村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苹果、核桃、花椒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2.34万亩、50.7万亩、13.1万亩;中药材、蔬菜面积分别达到10.6万亩和9.1万亩;农业特色种植业覆盖贫困村比例达到100%。
整合各类资金推进片区攻坚
近年来,礼县每年安排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将全县土地出让金留县部分的20%专项用于扶贫开发,对涉农项目资金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管理。
为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融资难题,创新推出支持果农增收的“秦果宝”、支持电商发展的“e捷贷”等系列金融产品。坚持精准扶贫到村到户与特困片区脱贫攻坚“双轮驱动”,将90%以上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80%以上的行业部门项目资金集中用于特困片区脱贫攻坚。建立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每人包抓一个特困片区、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联乡包抓贫困村、干部包抓贫困户的脱贫攻坚责任制,每年主攻一个特困片区,先后完成了洮水河、三沟河、清水河、沙金河流域连片开发。去年重点实施大滩特困片区扶贫攻坚,整合项目资金4.02亿元,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增收、公共服务、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45项,涉及大滩片区59个贫困村的3650户贫困户15443名贫困人口,实现了扶贫项目精准投放、帮扶措施精准到户。
相关新闻
- 2018-03-12陇南礼县:文化“三下乡” 交警送安全
- 2018-02-22陇南市礼县网销农产品助农增收
- 2018-02-20甘肃礼县网销农产品助农增收
- 2018-02-05陇南礼县龙林镇书记秦彦军劳累过度因公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