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记者手记:听百姓心声 感受幸福生活
本网记者 亢兆宁
“变化大得很,没想到社会发展的这么好”,定西安定区香泉镇西寨村村民朱宗义说起家中变化时满脸笑容;“党的政策真的好得很,我这句话包含了一切”,全国文明村定西锦屏村人口文化大院里,七旬老人曾华一边挥毫泼墨一边对记者说道;“近五六年,我们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的笑容多了。”锦屏村农家书屋里,正在看书的连俊琦深有感触地说道。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央网信办指导、甘肃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新时代、新梦想”暨第三届“党亲·暖村”甘肃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集中采访活动。走进村里,到百姓家里,拉着家常,听着他们朴实的话语,我深深地感受到“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新时代的故事就在哪里”。
2月27日的行程安排的非常紧凑,一大早出发,向村子进发,沿途路上有一层薄薄的雪,这让人想到瑞雪兆丰年,今年村民一定有好的收成。心里这样想着,已到了西寨村村口,来到脱贫户朱宗义家,四合院门前停放的小汽车,进到院子四门八窗封闭式的平板房,屋内的空调液晶电视,新换的大沙发。“我们的生活现在和城里人差不多”朱宗义笑着说,六口之家今年过年还杀了两头300多斤的猪,天天有肉吃,不像包产到户以前,有时过年连肉都见不着。“现在国家政策真的好,种粮食有直补款,看病有医保,经济条件差的人家还有政府的帮扶资金。我还打算扩大种蔬菜的面积,让收入更高,生活更好。现在真的好的很……”离开了朱宗义的家,他如黄土地一样朴实的话语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让我感受到一个普通人家,展现出的却是新时代的新气象。
参与“新春走基层集中采访活动”的记者和朱宗义一家人合影
“幸福生活要靠双手创造,而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全国文明村定西锦屏村人口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和一位老人扯家常时,我更加体会到这句话的在新时代的内涵。老人戴着眼镜,目光中透几分睿智和坚毅,看书也投入,他就是65岁的连俊琦。
“年龄大了,不学习跟不上时代”连俊琦说出这句话,让我吃惊不小,一位农村的老人,竟然有这种奋进的精神,我当时在心里由衷地发出感慨:“新时代,新老人啊!”。据村支书郭锦州说,连俊琦是农家书屋的常客,爱到农家书屋来读书,老人爱学习爱参加村上的文化活动。“现在是科学种田,没知识没法种田,传统的种植方法已经不行了,不掌握农作物栽培技术,经济作物管理不到位就全毁了。到这里读书还能看到新的信息。”连俊琦将老花镜扶了一下说道。在聊天中,记者了解到,老人的儿子儿媳都在外地工作,经济条件都不错,老人该安享晚年,怎么还想着种地,提出这个疑问时,连俊琦笑着说:“儿子儿媳不让我种地,庄稼人常务农闲着就急,干农活还能锻炼身体,你看我的身体就很好,人老了力所能及,少种些地,我和老伴种蔬菜,一年收入五六万元,给孩子也减轻了负担……”真是天下父母心。其实,幸福就这么简单。说起十八大以来农村的变化时,连俊琦说:“近五六年,我们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的笑容多了!”
相关新闻
- 2018-02-08记者对话丨为这一派姹紫嫣红 手上生满冻疮的异乡做灯人
- 2017-03-09【聚焦2017年全国两会】甘肃记者手记:严与宽
- 2018-01-05【记者手记】酒泉:打造居家养老新模式 让老人尽享“家”的温暖
- 2017-12-06陇南大山深处,有群“国宝级”护林员——新华社记者随护林员五天四夜“扎荒”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