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乡添绿色 当致富带头人——天水军转干部刘建昌创业的故事
原标题:【记者关注】给家乡添绿色当致富带头人
——天水军转干部刘建昌创业的故事
记者 文洁
在天水市秦州区杨家寺镇三湾村,73岁的王忠祥老人在家门口就挣到了钱,家里的6亩多土地流转给了老刘的合作社,自己干一些除草、施肥、修剪树木的农活,不出远门能拿两份钱。王忠祥高兴地告诉记者:“岁数大了远处去不了,家门口干活,还能照顾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伴,以前想都不敢想。过几年种的油牡丹长大了,收入还能更高。”
王忠祥老人说的老刘,就是天水市麦积区东林甲园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天水东林茂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昌。在天水市渭南镇、杨家寺镇等地,说起刘建昌和他的合作社,当地百姓连连称赞。
“在刘建昌的带领下,大家渐渐富起来了。”
“能吃苦,不忘本,自己有钱了,还想方设法帮乡亲们。”
曾当过兵、经过商的刘建昌,自己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没有忘记回报家乡,最终返乡创业,带领家乡父老共同致富。经过不断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刘建昌在家乡贫穷的土地上踏出了一条绿色的创业之路,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他先后被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领导小组、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单位联合授予“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荣誉称号,被甘肃省民政厅等部门联合表彰为“民兵预备役暨复退军人创业致富带头人先进个人”。
带领乡亲奔向致富路
2009年,刘建昌和5户农民,合伙成立了天水市麦积区东林甲园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刘建昌的努力下,合作社逐渐壮大,如今入社农户达到128户,主要分布在渭东、渭西、张元、青宁和马王等五个自然村。现有优质核桃及苹果600多亩;并采取立体种植方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黄芩、款冬花、党参等中药材250多亩。合作社引进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年平均带动近1000人实现了就业,其中有近300名是留守在家60岁至80岁的老人,人均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村里的留守老人除了自家土地流转能够拿到一部分费用,在家门口就业又多了一份收入。每年开春到10月底,他们在技术员的指导下,从事一些除草、施肥、修建果树等农活,每天收入60至80元。
为了能让更多的乡亲富起来,2014年12月,刘建昌又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号召,顺应城乡消费需求和乡村旅游发展新形势,注册成立了天水东林茂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所在的秦州区杨家寺镇,是牡丹种植原产地及优势种植区之一。刘建昌结合项目地气候条件、山体资源,纯天然、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先后流转土地1400多亩,涉及农户280多户,园区依托油用牡丹种植发展油用牡丹观光、特色种养、休闲度假、文化创意等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以农业+旅游,共同带动农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促进项目地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刘建昌告诉记者,公司运营以来,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了一套完善的现代化办公及配套设施。有100多农户在园区务工,公司积极动员部分农户从事种植及苗木繁育,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果园管理、病虫防治及新品种推广等方面的服务,充分利用立体种植和养殖方式走高效循环农业发展路子。目前已建成油用牡丹园1500亩,预计2020年公司年产值将达到2000万元,可带动周边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
“跳出农门”后重返家乡
1987年,高中毕业的刘建昌,怀揣梦想走进军营,多次被评为训练标兵和优秀士兵。1990年,刘建昌考上军校。2006年底,刘建昌转业到地方,他放弃了政府安排工作的机会,选择了自主择业。
他和妻子四处考察,南下广州,看到一家服装厂“生意”红火,最终选择了加盟服装生意。然而,由于缺少经验,刘建昌被对方制造出的“红火”景象骗了,再加上进的服装全都是瘦小的广州版型,不适合天水人宽大的身材,衣服的销路并不顺畅。刘建昌不得不陕西、兰州等地四处跑销路,创业之初虽几经周折,但他凭借着能吃苦、不服输的性格,服装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现在想想,那个服装加盟生意多少带点欺骗性质,如果想要多赚钱就得拉人加盟。但不拉人加盟维持现状,养家糊口绝对没问题。我这个人就是爱折腾,爱挑战……”在刘建昌看来,进货、发货的工作没有挑战性。
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刘建昌想到家乡的父老乡亲守着贫瘠的土地过着苦日子。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又不“安分”了起来。
最终,刘建昌决定回到家乡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
经过多方调研和实地考察,刘建昌发现家乡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极适宜果树栽培和特种养殖,他决定承包土地种苹果。
这一决定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刘建昌说:“父母想不通,觉得我好不容易跳出农门,日子越过越好,却又要回到农村重新开始。”但刘建昌认准的事,就会义无反顾地干下去。
面对困难不改初衷
2008年8月,刘建昌在家乡天水市秦州区三阳川镇承包了100亩荒地,种植元帅系列“首红”苹果树。
“荒地没水、没电,只有一条土路,架子车勉强能通过。”父母心疼儿子,跑来帮忙。除了种植苹果树,刘建昌还种了黄芩、款冬花等药材,他还买来3头牛,尝试着在苹果树幼苗生长期间种植草料进行特种养殖。
一年后,养殖场扩大规模养殖30头肉牛。
刘建昌说,由于缺乏技术,存储不当,致使青贮饲料发生变质,肉牛养殖出现困境。再加上人手不够,最后只能忍痛将牛卖了。然而,刘建昌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2009年5月,刘建昌拿出15万元资金,动员和鼓励5户农民,合伙成立了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扩大种植面积,开展苹果、核桃、樱桃育苗并种植药材。
为了使合作社取得长足的发展,刘建昌多次参加全国性培训会,并多次前往外地参观学习。善于学习和思考的他看到了农业合作社的光明前景,也教会他先进的经营理念、发展模式和管理方法。
2011年10月,合作社与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建立了产、学、研为一体的果品生产示范推广培训基地。
“农大的专家和同学们来了之后,在培土、育苗、果树修剪、技术扩大、科学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可真是帮了大忙,如果没有他们,我只能自己摸索着实践。”刘建昌感激地说。
刘建昌带着乡亲们致富的同时,还心系家乡的百姓。为了方便乡亲们的出行,也为了能让更多的农副产品及时走向市场,刘建昌主动出资改善周边村庄的基础设施。
他在天水市渭南镇青宁村水沟上建起了一座拱形桥。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建桥之前,遇到下雨,村里的老人和小孩出行困难,现在小轿车都能开进来。刘建昌还出资在秦州区秦岭乡大庄村修了一座简易桥。
逢年过节,刘建昌还会和员工一起带上慰问品,走村入户去看望和慰问孤寡老人及困难群众。
相关新闻
- 2018-01-22除夕来天水火车票基本售罄
- 2018-01-22天水市民在藉河边休闲散步
- 2018-01-19天水麦积山景区客服中心即将开工建设(图)
- 2018-01-191月20日起 天水秦安高铁站将新增7个停靠车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