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成果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甘肃玉文化遗址得到充分肯定(组图)

17-10-30 20:07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宋芳科

成果发布会现场(会务组供图)

  中国甘肃网10月30日讯 (本网记者 宋芳科) 华夏文明的探秘之行,玉石之路的发现之旅。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和中国甘肃网联合举办的“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暨十三次玉帛之路考察成果发布会”10月30日在上海举办。多位专家通过走访考察认为,丝路之路是由古代“玉石之路”拓展而来。优化“丝绸之路”,融合“玉石之路”,延展为“玉帛之路”将为甘肃华夏文明创新区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

  从2012年起,由多位业界专家组成的有关玉文化研究考察团队,先后深入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展开实地考察发现。历时5年、经过13次考察完成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并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信息,让“玉石之路”“玉帛之路”的轮廓和线路逐渐清晰。在此过程中,中国甘肃网全程参与考察活动,随团记者采写多篇考察报道,向社会各界推广和宣传了这条文明之路。10月30日,多年参与考察的专家齐聚上海,共同发布“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暨十三次玉帛之路考察成果”,展示“玉石之路”“玉帛之路”的人文历史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叶舒宪在成果发布会上表示,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目前,从甘肃、青海等地区齐家文化等其他史前文化遗址出土的和田玉器等资料推测分析,很可能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了“玉石之路”的雏形。“玉石之路”在汉武帝时被重新开发利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所走的这条“丝绸之路”正是在古代的“玉石之路”上拓展出来的。

专家合影(会务组供图)

  1868至1872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对中国进行了四年七次地质考察,足迹遍布当时18个行省中的13个行省,对中国的山脉、气候、人口、经济、交通、矿产等进行了深入的探查。回到德国后,李希霍芬总结考察成果完成了五卷本传世巨著《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并将这条大通道命名为“丝绸之路”。由此,这条中西大通道的物质交流作用得到彰显,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但同时却也遮蔽了“玉石之路”,让这条中西大通道的文化交流作用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对此多位参加专家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推进,优化“丝绸之路”,融合“玉石之路”,延展为“玉帛之路”是极其必要的。同时,这套丛书以玉文化为课题,将理论与考古、挖掘相结合,文字研究与实地考察、现场走访相结合,充分发挥甘肃考察遗址分布密集的优势,增强学术研究的现场感,不仅填补了甘肃作为华夏文明创新区的空白,也为中华文明长久的文化价值,体现在玉石这一灵魂性的基因上做了一个注脚。

专家在发布会现场照片(会务组供图)

精彩推荐

  • 亲!有一封邀请函等您查收 亲!有一封邀请函等您查收
  • 陆兵《一带一路·丝路明珠乌兹别克斯坦(组诗)》 陆兵《一带一路·丝路明珠乌兹别克斯坦(组诗)》
  • 马知遥《丝绸之路:梦之路》 马知遥《丝绸之路:梦之路》
  • 马晓雁《居大原》 马晓雁《居大原》
  • 冯玉雷《马鬃山》 冯玉雷《马鬃山》
  • 贾浅浅《风吹过时间的河流》 贾浅浅《风吹过时间的河流》
  • H5丨收好这份立冬养生手册 热热乎乎过冬天 H5丨收好这份立冬养生手册 热热乎乎过冬天
  • 三年决战奔小康 天水:筑强基层堡垒 助推脱贫攻坚 三年决战奔小康 天水:筑强基层堡垒 助推脱贫攻坚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定西渭源:雪霁梯田景如画
2   图解:重磅!一图读懂甘肃机构改革
3   李荣灿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提高政
4   中共甘肃省委关于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
5   酒泉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市委书记吴仰
6   兰海高速兰州南收费站交通事故已致15人
7   备战“双十一” 甘肃电商线上线下联动
8   甘肃省档案馆挂牌成立 王嘉毅出席并讲
9   兰州警方温馨提示:当心“双十一”常见
10   林铎看望慰问“11·3”重大交通事故受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