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叶舒宪:第十二次玉帛之路考察玉门座谈会发言

17-07-17 17:4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张文良

  《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封面

  作者: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首先介绍玉帛之路系列考察的缘起。2012年我们在中国社科院完成一个重大项目叫“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文明探源工程是咱们国家建国以来最大的文科合作攻关项目,其宗旨就是要寻找中华文明几千年的脉络、源头。在此之前,上个世纪最后一年结项的重大攻关项目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它要回答:咱们中国在世界几大文明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王朝历史究竟有多少年?因为远古时期的年表弄不清楚,国家很着急。这应该是文科投资最多的、学科参与人最多的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项后,商周两代以下的,因为有文字记载加上甲骨文金文资料,基本弄清了。夏代及其以前的,因为没有文字记录,还是十分朦胧。结项时的暂时估计是公元前2070年夏朝开始,那么其他的空白点很多。项目在海内外引起的讨论、争议也较大。所以在新世纪又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源的目的就是要从科学、实证方面把中华文明的来源的年表搞清楚。一开始主要是考古学家,包括天文学家、化学家们参与。就没有咱们文史哲方面的参与。我们自己申报加盟。理由是,文明之源五千年也好,四千年也好,那个时候的人都是虔诚的信仰者,其天文地理观念都跟神话有关。于是就申报了这么一个补充性的项目,——让神话学视角参与进来。研究的目的就是突破甲骨文以来的汉字记载之局限性,找出华夏真正深远的源流。甲骨文距今三千多年,甲骨文以前没有文字,怎么研究华夏文明的源头呢?现在看来出土的这些遗址啊、文物啊有很多是有图像的,还有玉雕神像之类。其中都有神话和信仰的内容。于是就把研究中华文明探源的新材料视野,大概按照玉文化提供的符号物做出一个年表,其结果是:甲骨文汉字延续到现在是三千多年。玉文化发端、传承一直到今天没有中断,是八千年。我们在结项报告中指出,把玉文化八千年的基本脉络找出来,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具体的细部的、空间传播的问题。主要问题就是,五千年以前的东亚玉器生产,都是就地取材的,用各种各样的地方玉料。距今四千年到三千年以前,进入文明国家时,用玉料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靠西部输送边来的玉料资源了。

  相对而言,中原的玉文化起步比较晚,北方的红山、南方的良渚,都在五千年以前玉器体系已经很发达了。那个时候中原基本上没有玉,后来,五千年以后,中原开始兴起玉文化以后,也是受到玉料的限制,没有玉石料的话,这个玉文化发展不起来,怎么办呢?一般的生产方式是退而求其次,人家是玉璧玉琮,我拿一块石材,做成石壁或者石琮。就我们上个月刚完成的第十一次玉帛之路考察,看到在陕西泾河、渭河交汇的地方正在发掘的仰韶文化遗址叫杨官寨,距今五千三百年。那个时候玉很少,发掘出的就是一个大石壁。那个时代,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良渚文化和凌家滩文化已经全是大量用玉了,但中原没有玉料,只能用石料替代。什么时候开始规模性地生产玉礼器呢?到距今四千多年前,就是齐家文化至四坝文化这个时候,玉料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中原运输。所以中原的玉文化的崛起要晚一个节拍,大概到了齐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代才开始兴盛。那么关于齐家文化用玉的材料,我们第四次考察专门围绕着马衔山玉矿;第二次考察路过了玉门,去瓜州;第五次考察目标就是马鬃山玉矿,当时没有从玉门这边走,是从内蒙古的额济纳直接过去的(如今这一线即将开通京新高速路),然后从酒泉这边回来,等于把玉门绕过去了。

  陕西杨官寨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石壁,摄于陕西考古研究院文物展室

  这些系列考察逐渐摸清楚五千年西玉东输过程的一个眉目:就是过去只知道新疆和田出玉,要把好玉往中原运送,当然要走河西走廊,玉门关、玉门县、玉石障这是必经之路,所以跟玉有关的系列地名就是这么来的。但是汉代以前的情况没有文献记载,大致也没有多少人关注和研究。现在我们唯一倚重的两个先秦文献:一是《山海经》;二是《穆天子传》。《穆天子传》讲的是西周第五代的天子西行考察,一直走到昆仑山。过去认为是好旅游,到西边会西王母去了,现在看来就是寻找玉源和运输和田玉去了。这样一来,玉石之路的年代至少比所谓“丝绸之路”早一千到两千年。周穆王西游距今大约是三千年的事,但是具体走什么路线,争议很多。现在看,当时人相信黄河的源头出自昆仑山,所以周穆王是先到河套地区顺着黄河向西去走。我们根据这些线索提出了一个理论:西玉东输与华夏文明的形成。就是在金属(如青铜、金、银等)没有登场以前,华夏史前最高的礼器都是玉做的,国家文明建立之前玉礼延续和扩散传播的时间有几千年时间。这个时间非常长,它跟宗教信仰有关。为什么后来的中原统治者盯住了西域最好的玉,其他的地方玉都不用,主要是和田玉发挥了后来居上的替代作用。原因就是玉文化发展中对优质材料的筛选提炼。在和田玉登场之前,玉文化已经铺垫了几千年。就这一部分史前玉文化,我们原来提出的驱动因素是玉石神话,即认为玉代表天神和正能量,玉器中承载着神意和天命。随后又认为,玉石神话背后一定还有信仰。这就等于找到了玉文化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的传播驱动力,以及华夏文明催生的重要精神因素。从文明探源的视角看,国家还没有出现,其相当于国教的东西先有了。为什么从北边兴安岭,南边一直到珠江流域,四千年前,全是被玉礼器之类的东西覆盖了?没有这个玉石神话信仰,不会生产、不会使用这个东西。玉料稀有,加工困难,又大又硬的。所以从理论创新的意义上,我们找出先于汉字的一套玉礼器的符号。重点要调研的就是西玉东输的具体路线,这十几次跑下来,是以河西走廊和齐家文化分布为重心所在。希望弄清楚的是,史前时代,没有文字的时候,玉文化怎么传播的。玉文化最便捷的一个特征就是,一个地方产的玉跟另一个地方产的玉是不同的,有明显的物理特征可以辨识。你要熟悉的话,咱们玉门博物馆一进大门摆的那些大件玉山子,一看就是祁连玉,严格意义上说那叫蛇纹石或其他类石头。真正的好玉,即透闪石玉,集中储藏在新疆。为什么从且末、若羌到和田到墨玉县再到叶城,再过去喀什的塔什库尔干县,全是最优质透闪石玉的出产地,大概有一千五百公里的大山脉,全是优质玉石资源区。咱们祁连山现在看来是蛇纹石,或者叫奇石比较多,古代人不用这个,古代人全用透闪石的玉,因为古代人对玉的鉴别和筛选,你一看卞和的故事,一看和氏璧的故事,基本上就可以看出来。就是帝王、最高统治者一定是拿着最好的玉。那时的人分辨玉的能力比较高,当时也没有什么仪器,没有什么检测,全是靠经验和肉眼。那么我们提出了一个西玉东输促成华夏文明的诞生,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玉文化先统一中国。秦始皇时靠武力征服,秦军能打,往哪里打?秦国是甘肃陇东起家的,只往东边打,要消灭六国、统一天下,但秦国的城墙就在陇西那个地方,陇西,连兰州都不到,更不要说咱们河西走廊,秦人那么能打,没有打到河西来。为什么这边他们没打过来?因为他们主要是往东边打,需要统一的是六国,而不是西戎之地。

  山西绛县西周倗伯夫人毕姬墓出土和田玉璜加红玛瑙珠制成的玉组佩,摄于国家博物馆

  直到西汉武帝年代,就是因为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公元前119年第二次。两次通西域的时间跟玉门设县、玉门关设关的时间紧密衔接在一起,一看就明白。什么原因呢,就是张骞使团从西域回来,不是空手回来的,带着东西啊,带什么东西,就是《史记》记载的:“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窴,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天子看着这些远途采回来的和田玉样品,回去要亲自查验古书,亲自命名于阗地方的这座山叫“昆仑”。于窴就是今天的新疆和田。今天所说的昆仑山专指一座山,这是汉武帝命名的,在这以前,我们说了,《山海经》里讲的出玉的山都叫昆仑,是大山脉的名称。应该包括祁连山,阿尔金山和天山。当代新发现的马鬃山,新发现的马衔山,都应该是汉代之前的昆仑,为什么,都出玉。而且华夏的祖先什么黄帝啊、尧、舜、禹都与早期的玉文化连在一起。现在看来神话背后不是虚构,不是想象的,它有原型,有历史,历史就是西玉东输的这个现实。所以找到这种路网,找到了西玉东输路径以后,通过齐家文化、四坝文化,从此以后这条路就没有断过,如果断就是短时间地、暂时地断。

  一直到现在,那昆仑山上海拔五千米处还在开采山料和田玉。因为今天是经济利益驱动,古代是信仰神话驱动,政权背后一定是神权。你就看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上有八个字,大体上能够体会出信仰的力量:前四个字叫“受命于天”。都说传国玉玺有两个来由,一说就是由和氏璧改制的,那是天下最好的玉,不用问就知道是从哪里来的,你拿着这个,天下就是你的。这就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神权政治背景。现代的中国人都是接受的无神论教育,看到秦始皇玉玺的这件事,看到和氏璧的故事,都把那当成传奇了。这看来都是玉石信仰支配的历史,所以这条路上几千公里,民族不一样,语言不一样,文化不一样,种族差异很大,为什么变成了一个行政体?这样的问题就是要解释中国文明为什么会有几百万平方公里,今天贯通国家东西的这条高速路叫连霍高速,全长达到四千三百公里,没有一个古老文明是这样大的。什么埃及啊,巴比伦啊,都是一个角落,一个大河流域就完了。我们现在提出的解释非常明确,用玉的地点集中在中原,产玉的地点在新疆,那你怎么办,你必须把这文化连起来。所以中国人的理念,我们总结的传统的核心价值就是两个成语:一,宁为玉碎,这就是中国人。什么“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那都是西方人说的,中国人的成语一举出来,没有比玉更重要的事情,哪怕死了,还叫玉碎。还有一个就是跟多民族文化有关的叫“化干戈为玉帛”。过去我们写作文都以为这是哪个文人创作的,现在发现根本不是这样。我们考察的这条路上,运送玉的最初全是少数民族、游牧民族,包括咱们这里的四坝文化,后来的骟马文化,再后来的沙井文化……因为中原的农民一般是不离开自己的土地的。要走几千公里,一般也没有这样好的腿脚,能走出去的屈指可数。所以在这个国家文明的奥秘背后潜藏着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用一个经济学词叫“资源依赖”。

  玉门博物馆门厅内的祁连玉

  华夏文明它建立的早期政权夏商周,都在中原,但是其统治者的眼睛却都盯着汉武帝命名的这座山,因为最好的玉石材料在这儿。因为中国人认为黄金有价,玉石没价,最好的玉石,这就是最高价值。

  今天的社会价值观要用二十几个字写在墙上,古代的不用写。历朝统治者盯的就是昆仑,清朝统治者干脆把它全部打下来,干什么?由中央政权掌控着玉的资源。咱们玉门博物馆的王璞馆长已经收录了《清实录》里面数百万字的关于玉石贸易判案的那些事情。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文化有这种现象,只是我们中国。你把“中国”的“国”字再一写,看明白了,一个四方的城墙(代表国家和皇城),里边守着你的国宝,什么东西?就一个东西。如果你再把“宝贝”的“宝”字再一写繁体字的,也看出来了,上边就是一个“玉”,底下一个“贝”,“贝”就是货币。中国人的价值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运用中。有人说这“国”字是不是简体字,其实清朝以前就用这个字,那是古代的俗字。中国人的价值观的问题通过玉的问题找出来原型了。

  玉门博物馆文物库房所藏清代和田羊脂白玉洒金皮扳指

  那么最后再说说我们的第十二次玉帛之路考察。本来没有计划在今年举行第十二次考察的。第十一次考察五月份刚结束,以甘肃陇东为主,涵盖陕甘宁边区二十六个县市,这是启动以来,最长的一次,一共跑了十五天,已经筋疲力竭,回去还没休息,所谓席不暇暖,怎么这么快又有第十二次呢?因为玉门市要召开八月这次学术会议,刚好邀请到的这几位都是我们考察团的成员,干脆我们就顺水推舟,把玉门本地的和玉文化相关的情况再做一次调研。虽然三四天时间短了一点,明天还要去小马鬃山,还要顺便看周围的情况,现在看来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玉门,全世界就这一个用中国神话的名称命名的地方。我们在车上还在讨论,这是神话吗?汉代的县的名字就叫这个,但是它最早来自《山海经》的那个叫“丰沮玉门”的。中国人认为,神,都在天上,天如果有门一定是琼楼玉宇之门。把地上的建筑叫玉门,就等于把天上的东西搬到地上来。

  在玉门博物馆王馆长带领下,6月28日考察玉门花海汉长城遗址

  夏代的最后一位统治者,即亡国之君叫夏桀,为什么叫亡国?他太奢侈了,修建了瑶台、玉门。过去都把这当成子虚乌有,现在看来也不全是假的。因为考古发现四千年前建筑用玉的情况。在陕西北部黄河拐弯的地方叫神木县,发掘出一个四千年前的石头城,巨大的城,央视拍了四集电视片《石破天惊石峁古城》。建城的全是就地取材的石头,石头缝里全穿插着玉器。该城的东门有一个山墙倒塌了,考古工作者从中清理出六件玉器出来。城的其他处基本就没动,因为早已经四千年了,只剩些断壁残垣。当地百姓原来也不知道那叫什么城。老乡们知道这地方出玉,因为古玉器很多。当地人把这残破的石头城当成长城了。一般认为是明长城。就是2012年,考古工作者把城墙里穿插的木料取出样品。拿去做碳十四的年代检测,结果是四千三百年。所有人都惊呆了。什么长城啊,四千年前建城,里边放玉,这不是咱们中国的“国”字之原型吗?最高价值早都在这儿凸显出来了。有人说,这城墙里的玉器,管什么用啊?贾宝玉戴了一块玉,它告诉你,第一功能是辟邪,即挡住外来的敌人的侵害。那建城池的目的不就是挡住外来敌人嘛,那不用问了。所以这个价值观早在史前期就已经在东亚地区深入人心。在没有汉字以前,我们的玉文化早已经把中国人的核心的信仰的东西建立起来。所以到后来汉长城从雁门关修筑到河西走廊,什么功能呢?其功能当然包括保护西玉东输的这条运送玉石的路线。但是这条路线1877年被一个德国人给命名了,命名成“丝绸”了。问题就在这儿,看似很尴尬。

  中国第一金,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黄金鼻环

  我们的考察为什么叫“玉帛之路考察”呢?说白了,就是恢复中国话语的努力尝试。“玉帛”作为词语,是古代人把玉跟丝绸联系在一起的说法。从来都是玉第一,丝绸用来包装玉,包装或者是玉组佩,要把多件玉器串起来,中间拿丝线来串联。或者是玉覆面,脸上盖的是多件玉器,底下拿一个丝绸做托,缝纫在上面。这都跟神话有关(参看拙文《玉帛为二精考论》)。这玉和丝绸都是史前神话想象的核心对象。神话思维认为,天神永生,玉象征永生,所以金缕玉衣那一看就是给帝王穿的,为什么?祈祝死后的升天。整个中国人的这些行为,都是被宗教信仰支配的。因为我们没有本土的宗教学教育,过去看不懂。光看了那么多的玉,干啥?好像都是钱多,在那儿炫富?根本不是那回事。一切都是:人因为是观念动物,他的行为一定受观念支配。

  6月30日第二次考察马鬃山玉矿

  我们通过玉文化的调研,找出整个神话中国的符号编码逻辑。为什么这条路上有玉门关、玉门镇、玉门县,都跟玉有关呢?不用问了,第一价值就在这儿。金还是后来的,咱们玉门火烧沟的四坝文化出了全中国第一件金器,大概三千七八百年。在这个时候,整个东亚都没有金子。所以从哪儿来的,应该跟河西走廊西边的文化传播有关,跟新疆和中亚那边有关。因为苏美尔文明和古埃及文明,五千年前大量使用黄金,连法老的棺材都是金的,还用问吗,它一定有关系。怎么来的,我们就按照多米诺的原则去认识,它就是一波一波地影响传播。所以河西走廊西部的四坝文化非常非常重要。好在玉门市现在已经编出了厚厚的一部书《火烧沟与玉门历史文化研究文集》(甘肃文化出版社,2015年),前半部分都是有关四坝文化的,后半部分除了马鬃山玉矿的考古报告,大都有关玉门和玉门关的历史考证。考古工作者以外,还需要大批的、多学科的探讨。如民族学、神话学、人文学学者来参与。咱们八月要开这一次专题研讨会,我们也很期待。

  花海当地有地下冒出的泉水,流出为湖水

  今天上午考察,走的这一条路,我们光知道花海花海,北面接壤的是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没想到站在花海的汉长城,就已经看见马鬃山了。马鬃山是我们调查的一个重点,这是21世纪新发现的上古玉矿产地。古代没有一部书记载它。以前人都不知道的,一个相当于和田玉那么好玉的玉矿所在。现在其玉料大量都收藏在私人手里。这么一个地方,咱们甘肃考古所2011年立了一个碑,希望能保护起来。但是玉的东西宣传出来,弄玉的人太多,怕不安全,又是边疆地区,所以考古方面就低调处理,要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都没让申报,就怕张扬出去不好。就这么压着,但是实际上这还是压不住。那么马鬃山的这个上古玉矿一旦重现天日,对认识西玉东输的整个格局就有改变。把新疆和田与马鬃山的位置对照一看,从那儿要进中原的话非常近,从那边直着过去就是额济纳,额济纳、居延海,那里有汉朝的边塞,而且马鬃山玉矿是现在确认是战国时期延续到汉代一直开采的。早些时候我们弄不明白,西汉人跑到居延那么偏远的地方干什么去了。现在看来就是维护这条路去了。如果有玉石之路,那就是北线。今天看到的从马鬃山到玉门这边,路非常好走,最大的便利就是有水,有祁连山地下的泉水。这在古代有骆驼在戈壁地带运输,根本不愁没有路。走一两天的路,就能从花海到马鬃山。所以很可能马鬃山去中原的路除了额济纳那一条路以外,实际上河西走廊这儿还有一条路。所以这“玉门”,现在看来不光是迎接新疆的玉,还有迎接来自北面的马鬃山玉。它的十字路口的意义就这样呈现出来。我们在花海长城遗址边随手就捡到一块马鬃山的玉料,这透闪石玉料特征非常明显。

  第十二次玉帛之路考察在玉门花海汉长城遗址采集到的马鬃山玉料

  其他地方非常难找,基本上是找不到的。这块玉还是被切割过的,而且外边露出白色,这叫典型的马鬃山白皮玉料。也就是说这条路的研究刚刚开始,我们就在一两天时间走马看花,已经获得这样的实物标本。如果有批量的专业团队的研究人员在花海做地毯式地考察,或许还会有重要发现吧。因为马鬃山是新发现的,以前只有玉贩子在那儿弄,搞学术研究的人全都没去过,这怎么研究啊?包括那个兰州东边的马衔山也是这样。考古人员直到现在还没去发掘呢,都是民间的玉贩子在那儿搜集和贩卖。那价值卖的奇高。以上两座山的玉料,表明在甘肃境内玉文化资源的新发现,让我们看到前人想看都没有看到的东西,这个确实是超出意料的。

  第四次玉帛之路考察在马衔山玉矿

  第十二次考察虽然时间短,得到咱们玉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从李玉林局长这儿,到两位馆长,从早到晚陪着走,给我们收获很大,而且给每人发了几本厚重的大书,这个也让我们节约了很多检索的时间。我代表我们这个四人团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就算抛砖引玉。

精彩推荐

  • 三年决战奔小康 天水:筑强基层堡垒 助推脱贫攻坚 三年决战奔小康 天水:筑强基层堡垒 助推脱贫攻坚
  • 庆阳:织密“社会救助网”惠民政策暖民心 庆阳:织密“社会救助网”惠民政策暖民心
  • 四十年巨变看陇原 皋兰:精准扶贫拔穷根 勠力同心铺富路 四十年巨变看陇原 皋兰:精准扶贫拔穷根 勠力同心铺富路
  • 【三年决战奔小康】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健康扶贫精准到人 【三年决战奔小康】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健康扶贫精准到人
  • 全国法院首家融媒体中心在甘肃省高院正式启用(图) 全国法院首家融媒体中心在甘肃省高院正式启用(图)
  •  “双11”前民警提示:警惕新型冒充网商客服诈骗手法 “双11”前民警提示:警惕新型冒充网商客服诈骗手法
  • 【溯源甘肃】战国秦汉时期甘肃的长城边防 【溯源甘肃】战国秦汉时期甘肃的长城边防
  • H5 | 记者节,向时代的瞭望者致敬 H5 | 记者节,向时代的瞭望者致敬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定西渭源:雪霁梯田景如画
2   图解:重磅!一图读懂甘肃机构改革
3   李荣灿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提高政
4   中共甘肃省委关于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
5   酒泉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市委书记吴仰
6   兰海高速兰州南收费站交通事故已致15人
7   备战“双十一” 甘肃电商线上线下联动
8   甘肃省档案馆挂牌成立 王嘉毅出席并讲
9   兰州警方温馨提示:当心“双十一”常见
10   林铎看望慰问“11·3”重大交通事故受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