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环县农村公路建设纪实 为民惠民富民
原标题:为民惠民富民
环县农村公路建设纪实
环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境内梁峁相间,沟壑纵横,自然条件恶劣,交通条件落后。三年前,环县大多数村的出行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砂土路和土路。
2015年,环县着力破解农村公路瓶颈,实施农村公路大会战工程,一年时间新修农村道路1435公里。到2017年,全县通村公路总里程为2516公里,其中一半以上是近三年所修,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的目标。
村村通了硬化路
扶贫先修路,路畅百业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环县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扶贫的头号抓手,强力推进。南湫乡是环县最偏远的乡镇,2012年之前,通往这个乡只有经过甜水镇的一条砂石路,从县城去这个乡,晴天三四个小时,雨天七八个小时,有时候还因雨雪天气不能通行。2012年,县乡投资硬化了这条砂石路,通往该乡时间省了一个多小时。在2015年的农村公路大会战中,县上科学规划,在修建通村路的同时,想方设法方便群众,增加了3条通往南湫乡的道路,不仅里程缩短了30多公里,时间也省了一半。“没有想到公路能修到这么偏僻的山沟沟里来!”环城镇杨庙掌村支书郭振海说:“虽然距离县城28公里,以前没有这条路时,村民去县城都是天不亮就出发,天黑了才能到家。现在,不仅路通了,城乡公交车也通了,很多群众还买了汽车、摩托车,去县城说走就走。”
一条路就是一个产业链
在农村公路修建过程中,环县着眼产业发展,在设计上向产业发展优势区倾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环县也将区位带动强的产业引导规划在公路附近。
近年来,环县着力发展以“县南苹果、县北枸杞、全县草畜杂粮”为主的产业链,在每一个产业落地的过程中,在充分考虑群众意愿的同时,也考虑了农村道路发展的实际情况。车道乡成立了种草专业合作社,将农村闲散梯田流转到合作社,种植紫花苜蓿,每年收割、打捆、出售运输都是机械进行。“要是没有通村柏油路,这些苜蓿机械不能收割,大型运输车辆也到不了地头,只能靠人工。”苦水掌村支书米耀德说。
在环县曲子镇楼房子村刘家塬组,十多年前就发展起了苹果产业,由于道路不畅,没有客商上门,靠自己运出去,苹果也经常磕碰出伤疤,卖不出好价钱。如今,这里不仅通了柏油路,还扩大了果园面积,这个组家家户户都有了十多亩的果园,苹果已经成为他们增收的主导产业。很多果农都说,现在苹果还没有成熟,就会有客商上门预定,等成熟了,就一次性发货,再也不愁卖不出去了。
一条路就是一个经济带
环县毛井镇的村民刘国宁,在县城办起了电子商务公司,主要销售环县本地的杂粮和羊肉,这在通村公路修好以前,他想都不敢想。“以前上门收购羊畜、杂粮,一天到黑,不仅人成了“土人”,东西还没收多少。现在路通了,收购的羊畜不仅当天能送到县城,还能立即屠宰,通过快递,很快可以送到国内各大城市。”刘国宁高兴地说。
环县合道镇陶洼子村村民李继辉种了多年葡萄,以前每年都要自己拉到集市上去卖,不仅费时费劲,而且由于路不好,还磕磕碰碰。去年,通往天池乡殷屈河村的柏油路修到他家门前了,今年葡萄成熟时,他只是用微信在朋友圈发了一下,县城的市民就开着车到他的葡萄园里,现场采摘,不到一个月,20多亩葡萄被游客采摘出售一空,他说:“真没有想到这路通了,就会有人上门送钱了!”
不少在外创业者看到家乡农村路通了,于是纷纷返乡创业。合道镇尚西坪村尚进有大学毕业后在外创业,苦于本钱少,有思路没资金。2016年,他看准了蕨麻猪养殖项目和绿色的饲草料资源,回乡发展蕨麻猪养殖,一年时间,他的猪存栏由原来的十几头发展到了40多头。
这一条条农村公路,串联起的不仅是一个个村庄,也是一个个发展致富的农村故事。
相关新闻
- 2017-10-16张掖民乐县坚持推行“三元双向”农业循环模式
- 2017-10-10兰州市皋兰县改善空气质量优化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 2017-10-09庆阳环县向环境顽疾和陋习亮剑
- 2017-09-29平凉市灵台县查处首例环境污染违法案件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