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传承百年的白银曲子戏 黄河岸边唱不完的情愫(组图)
【专题】十九大时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
本网记者 杨亚楠 文/图
从白银市驱车一路向南,顺着绵延曲折的小路一直开到黄河边,一架缓缓转动的大水车映入眼帘,水车旁的石碑上刻着“大川渡黄河水车”几个大字。这里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曲子戏发源地白银水川镇大川渡村,清末前,这里被称为大船渡。隔着黄河,能看到对岸的榆中青城古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曲子戏发源地白银水川镇大川渡
正对着水车的台阶上,有一间小屋,里面不时传出乐器演奏的声音,走进一看,二胡、三弦、杨琴,样样齐全。演奏乐器的人,多为5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此刻正在排练的,是白银曲子戏。
201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白银曲子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省级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2人。
“要传承下去,否则就失传了……”说这话的人是76岁的老人高照安,大川渡人。作为非遗传承人,高照安对白银曲子戏的未来满是焦虑。
曲子戏传承人高照安
说起白银曲子戏,要追溯到100多年以前。1870年,对元曲颇有研究的甘肃白银大川渡举人张海润(字晓霞)入国子监期间,为活跃家乡文化,丰富民间娱乐,研读《西厢记》及其他戏曲作品,并以此为鉴,大胆创新,精心研读,创作编写出了二十七种西厢调和八齣歌舞小曲,冠名《西厢调》。分为《游寺》《借庙》《酬韵》《请宴》《传简》《递简》《越墙》和《拷红》八个部分,配曲调近30阙。1875年,该曲在甘肃白银大川渡首次登台演出,深受当地及地方文化人士的赞扬,好评如潮,一炮打响。以至于从清光绪初年到民国前夕的三十多年间,出现了“每至春节,排演乡傩,以闹丰年”的局面,到解放前夕,曲子戏(西厢调小曲)已盛行至今白银水川黄河两岸和甘、宁、青等地区,深受人们喜爱。
曲子戏流传至今,经过多次创新、修改,已形成了独具白银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形态。作为曲子戏传承人,高照安老人大半辈子的精力都耗在了曲子戏的搜集、创作以及编排上。由于年事已高,老人对曲谱都没以前那么熟悉了,拉二胡的手也在颤抖,为了保护这一非遗项目,高照安不停地寻找热爱曲子戏、一心发扬曲子戏的接班人。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也没几个爱听戏的,年龄大的也没有音乐基础,更别说识谱了。几经挑选,小时候学过三弦的高国文和另外一位有乐器底子的大川渡村民被高照安相中,成了他的徒弟,也成了大川渡曲子戏团里年龄最小的两位成员,而这两位成员的年龄,都超过了50岁。
在传习所排练曲目的大川渡村民
“都是大川渡人,都姓高,高照安老人算我们爷爷辈的了,为了把这里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他这么大年龄还一心扑在曲子戏上,我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高国文说,“只是太难找继承人了,我们年龄也不小了,真怕将来失传了。”
说起曲子戏,老人总是神采奕奕,“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得守着,”他笑着说,“平常家里吃的喝的也往传习所里拿,能留住几个人就留几个人吧,老婆子看我喜欢,也支持我,要不早跟我翻脸了……”
流淌的黄河水伴着老人悠扬的二胡声
金秋时节,大川渡的枣熟了,高照安老人从树上打下来一兜子,拿到客人面前说:“吃枣,吃枣……”老人说自己嘴笨,不会说大话好话,对于曲子戏的热爱,也没法很好地表达,说的最多的就是“要留下来”、“不能失传”。
传习所外,吱吱的老水车,滚滚的黄河水,转动着着大川渡曲子戏的历史变迁,流淌着高照安老人热切的期望。
相关新闻
- 2017-09-272017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在陇西召开(组图)
- 2017-09-27月牙泉小镇——敦煌文化旅游的又一颗明珠(组图)
- 2017-09-26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
- 2017-08-12VR | 中国·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