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戈壁农业助力河西走廊沙产业步入快车道(组图)
中国甘肃网9月15日讯 (特约记者 王润博) 我省近日出台了《关于河西戈壁农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在嘉峪关、金昌、酒泉、张掖、武威等市发展戈壁农业,计划到2022年,在河西地区沙漠戈壁新建30万亩高标准设施农业,初步建成基础设施完备、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支撑水平高、综合生产能力强、生态环境友好、产品特色鲜明的河西戈壁农业产业带,把河西地区打造成西北乃至中亚、西亚、南亚地区富有竞争力的“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据介绍,戈壁农业是指在戈壁滩、砂石地、盐碱地、沙化地、滩涂地等不适宜耕作的闲置土地上,在符合国家有关生态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载体,发展蔬菜及瓜果等特色农产品的新型农业发展业态。
近年来,经过甘肃省各级农业工作者的研究、示范和推广,戈壁农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甘肃有1亿多亩戈壁、1.8亿亩沙地、480万亩盐碱地。土地相对贫瘠、生态环境脆弱且降水量不足,农业生产严重依赖河流、绿洲与地下水灌溉,粮食生产受气候影响极大,产量不稳定。这样的环境下若是进行传统的粗放式农业生产,无疑会渐渐逼窄自己的生存空间。
“戈壁抢绿,沙海淘金”,在与自然的相处中,这里的人们正在尝试着把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人类未来的新粮仓!
柴在军:大漠黑番茄治沙治穷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转业地地方工作又辞职下海创业的柴在军将创业积累的4000多万元血汗钱在拟投资矿业、地产生意时认知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思想,通过知识生产力的转化让不毛之地变沃土,让洁净的沙漠为人类的健康生产出天然有机的新资源食品。他找到了将沙漠变害为宝的理论依据,毅然决然地投身治沙和沙漠农业。
柴在军在防沙治沙时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不毛之地搞农业生产,种植出人体稀缺而普通田地又生长不出的营养作物。柴在军成立了甘肃大漠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依靠技术创新,培育出了超旱生极耐炎热干燥的农林作物品种——黑番茄。
经过10多年的潜心研发,一条全球唯一的黑番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线建成。培育的黑番茄、黑桑葚、黑加仑被选定为神九、神十航天食品的合格原料。 20多公里的林带相连接的防风固沙林带、3.02万亩荒漠变绿洲,成为了河西走廊咽喉要塞的一颗绿色明珠。柴在军倾其所有,用人生最黄金的27年换来了这一切。“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全国科技系统先进个人”,各种荣誉见证了他的治沙历程。
现在,通过强强联合的优势互补,与杭州百e集团达成了产、供销的联合体,实现了产、供、销的定单农业模式,使张掖市沙漠边缘的数十万农民依靠黑番茄产业链,走上了农业产业化、农民工人化、产业标准化的路子,每亩地收入从2300元提高到7600元,耗水降低了45%,走出了一条治沙与治穷结合、生态文明与农民增收结合的新路子,真正成为“一带一路”甘肃段的沙漠“黄金”产业。
张志明:立体固沙车经济高效
“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腾格里沙漠南端与甘肃省武威市相连,“沙上墙、羊上房”,沙进人退成了这里几代人的噩梦。
阻止沙漠化,首先要把临近城乡的沙漠固化。在武威,人们固化沙漠的方法是埋设草方格,草方格虽然有效,但人工每天只能埋设一亩,效率太低。甘肃建投副总经理、装备公司董事长张志明,目睹沙漠侵袭的后果和乡亲们治沙的艰辛,他产生了研制治沙机的想法。2014年7月,张志明带领团队设计制造出了世界首台“立体固沙车”,机械化治沙效率是人工治沙的50倍到80倍,并且“固沙车”可到达人类无法作业的沙漠腹地运行,还可同步种植沙生植物,实现工程治沙与生物治沙相结合。
3年里,“立体固沙车”在武威市凉州区、民勤县及古浪县进行机械作业,4000多亩沙漠已被有效治理,其治沙基地也被评为全国荒漠化防治(机械治沙工程)试验示范基地。
“既然机械治沙效率这么高,能不能把沙漠都治理了?”张志明回答:“不能把沙漠全治理了,做不到,也没这个必要。沙进人退和人进沙退都不是最好的态势,沙漠是地球自然形成的,也是生态的一部分,关键是不能让沙漠无节制地扩大,我们要做的就是保证生态平衡。”
目前,“一带一路”不少相关国家对“立体固沙车”产生了浓厚兴趣,这种中国制造的高效治沙装备将进入更多的国家,帮助他们抵御沙漠化。
何延忠:“沙漠都江堰”守护阳关
王维的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如今用“西来阳关无故城”形容更贴切。因为,阳关古城早已毁于洪水和黄沙,只剩下个别烽燧。
许多人难以理解,年降水量只有39毫米的地方怎么会有洪水?因为,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上流下的雨水和雪水,冲出100多条河道,每到雨季,洪水汇聚着冲向阳关,多次冲垮了阳关正面拦截的堤坝设施。直到“沙漠都江堰”工程建成,这一被动局面才发生了转机。
工程负责人是民营企业碧泊产业董事长何延忠。十几年的防洪治沙,让他获得了“沙漠渔夫、洪水导师”的美誉,并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网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称号。
位于库姆塔格沙漠中的“沙漠都江堰”工程的堤坝总长21公里,蔚为壮观。工程建成后,阳关再也没有被淹过。尤其是2011年,“沙漠都江堰”分流了特大洪水,保护了阳关数千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2万亩农田。
“沙漠都江堰”的关键在于科学分水。它用13道堤坝,把瞬时巨量洪水分流到沙漠,并涵养在沙层中。由此,阳关洪水“一害变三宝”:主河道水量减少孕育出湿地;沙漠地下水位升高造林固沙;经沙层过滤的优质冷水可以养虹鳟鱼和灌溉农林。
如今,何延忠和同事们正忙于完善自己的防洪治沙模式,并准备向国内外推广。
国家林业局数据显示,中国荒漠化面积约占全部国土的三分之一。而在地处西北地区的甘肃,荒漠占全省面积的70%左右。
甘肃“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如何破题,戈壁农业无疑是一条可行的路子。目前,全省有1亿多亩戈壁、1.8亿亩沙地、480万亩盐碱地,不用流转不用征拆,而且远离污染源,建设成本低,光热资源丰富。
戈壁农业,也被称作“沙产业”,主要通过滴灌、地膜、温室等技术种植适宜荒漠地区生长的特色林果,在有效利用了沙漠地区充足阳光的同时大量节约了稀缺的水资源,为干旱缺水的甘肃开辟了新的农业生产空间。
用更少的资源换取更大的产出,向戈壁荒滩“要效益”是一条新路子。如今,香蕉、火龙果、人参果,这些热带水果长在河西走廊的大棚里;黑番茄、沙葱、葡萄、肉苁蓉,这些贴着甘肃标签的土特产已走上全世界的餐桌上。
此外,在加强科技研发支撑、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打造戈壁农业品牌的基础上,统筹推进戈壁农业发展工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鼓励引导国有和民营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以多种模式参与河西戈壁农业,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在农业生态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河西戈壁农业开发利用道路。
相关新闻
- 2017-09-07【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沙州”变“绿洲” 瓜州奏响生态曲
- 2017-09-05甘肃省治沙所承担国家973前期课题通过验收
- 2017-08-28【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沙漠戈壁 唱响绿色变奏曲 ——探索河西沙产业发展的共赢之路
- 2017-08-28【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构筑生态屏障 追逐绿色梦想——酒泉市防沙治沙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