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河畔的绿色科技致富路——天水武山县发展绿色蔬菜见闻
通讯员 李政
西北蔬菜产业绿色发展武山论坛暨2017天水?武山蔬菜博览会将于6月1日在古城武山开幕。日前,笔者深入田间地头,用文字记录了“中国蔬菜之乡”的美丽传奇!
五月的武山,果蔬飘香。南河流域、山丹河流域、榜沙河流域、渭河流域以及蔬菜科技示范园等地,连片的蔬菜大棚内各种瓜菜色泽鲜艳,清香四溢,呈现出一派大丰收的喜人景象。田间采摘,市场交易,菜农们忙得不亦乐乎。
清晨,大南河流域蔬菜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菜地穿梭着村民忙碌的身影,一辆辆蔬菜运输车排着整齐的队列满载着致富的憧憬,连片的莴笋显得格外翠绿诱人。
“我们家去年种了3亩多莴笋,并且复种了蒜苗和架豆,收入3万多元,今年又多种了一亩,估计收入还会增长。”郭家庄村民周耀华站在他的蔬菜地旁,一边自豪地向我们介绍着这两年来蔬菜种植给自己带来的变化,一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据了解,大南河流域是武山县设施蔬菜种植的发源地,也是天水市确定的现代农业标准化蔬菜种植示范区。该区域主要涉及洛门、杨河、沿安、四门4个镇25个村,总耕地面积14.5万亩,其中川地9590亩,山地13.541亩。主要以发展蒜苗、莴笋、西红柿、地膜洋芋及复种地膜菜瓜、架豆等特色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生产为重点。
为了让蔬菜产业发展的成效惠及更多群众,武山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的武山蔬菜科技示范园累计引进番茄、辣椒、黄瓜、叶菜等13类蔬菜品种96个,筛选推广了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29个,推广面积达到5万亩,育苗6500多万株,为贫困群众无偿提供300多万株。开展贫困群众和基层干部举办理论+实地培训班61期,培训4300多人次。
“随着园区育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创新,农户对蔬菜苗认可度越来越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我们也一直努力为农户提供优质蔬菜种苗,把各种蔬菜品种推广到群众中去,让他们发展蔬菜产业,提高收入。”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建军介绍。 随着新技术、新品种的注入,蔬菜已经成为武山菜农的“钱袋子”。
马力镇北顺村党委书记刘天绪介绍:“北顺村主要依靠种植反季节蔬菜富民增收,全村5000多亩耕地,一半以上都种黄瓜。经过对村民进行无公害、绿色标准的种植技术培训,现在村里的菜农个个都是‘土专家’,种植的黄瓜口感好,品质佳。”
在北顺村的“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村民刘顺来的无土栽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培育基地,就运用了防虫网、滴灌、喷灌、黄板杀虫等科技设施,将水肥一体化综合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北顺示范区引进的黄瓜通过嫁接,比老品种的寿命要长两倍以上,可以全年种植。
在滩歌镇黑池殿村,通过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全村有近千栋蔬菜大棚正在投入生产,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蔬菜产业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近一半,蔬菜大棚已成为广大农民的致富棚、小康棚。
近年来,为满足快速发展的蔬菜交易需求,武山县建成了以洛门蔬菜批发市场为龙头、乡镇农贸市场为中心、产地市场为基础的蔬菜产销网络,全县建成各类蔬菜市场126个。新建的洛门蔬菜批发市场占地200亩,集集散交易区、贮藏保鲜区、特色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名优特产系列品牌设计和市场开发中心于一体,成为功能齐全、档次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级蔬菜物流园区,并培育打造了陇上农庄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为广大的农民解决了蔬菜销售的后顾之忧。
多项措施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渭水河畔给武山的农民群众铺开了一条绿色科技带动下的致富路。
相关新闻
- 2017-05-26天水武山县:打好绿色蔬菜牌
- 2017-05-23天水武山:蔬菜大县起“新梦”
- 2017-03-29天水武山县蔬菜园区有效带动周边各县区发展蔬菜产业(图)
- 2017-03-03春色满园关不住——天水武山县蔬菜科技示范园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