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走进派驻乡镇(街道)检察室
原标题:建在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走进派驻乡镇(街道)检察室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苏叶
这几年,我省检察机关依托“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在各乡镇普遍建立了检察室。被称为“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的派驻检察室,不仅是检察机关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掌握社情民意的窗口,还是检察机关延伸法律监督、服务基层群众、接受群众监督的渠道,更是我省检察机关践行群众路线的平台。
“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渐显雏形
法院在基层有法庭,公安在基层有派出所,司法局在基层有司法所,唯独检察院在基层没有派出机构,导致一些职能工作在基层难以做到位,群众对检察工作的认知度不高。鉴于此,经省编委批准,我省在全省设立了515个派驻乡镇(街道)检察室,目前派驻检察室已全部挂牌成立,绝大多数人员配备到位、场所得到落实,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本来以为这些钱再也要不回来了,是检察室的工作人员又让我看到了希望。”提起检察室,白银市白银区王岘镇农妇王艳萍赞不绝口。因现金被骗,王艳萍求助到王岘镇检察室,经检察室调查,犯罪嫌疑人沈某属于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脱管人员。对此,王岘镇检察室要求相关司法所加强对沈某的监督管理,并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建议,如果近期仍未整改到位,则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基层检察室让法律监督覆盖了农村生活,让更多像王艳萍这样的群众心里感觉到踏实。
“检察室的职能涉及民生类的方方面面,群众有什么都可以及时反映,拉近了我们和群众之间的距离。”王岘镇检察室主任马景亿说,如今,在我省各个村镇,无论是农村低保、惠农资金、粮食补贴,还是退耕还林、五保供养金、危房改造等涉农资金数目均一目了然,这归功于派驻乡镇的检察室,它们实现了村民之间相互监督和村民对村委会、乡镇政府的监督,防止了贪污腐败,“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已然形成雏形。
王岘镇东星村吊地沟村民蔡强玉说:“以前觉得公检法都很遥远,现在我们村上也有检察室了,各种惠农政策和法律上的问题有地方问了,法律对我来说更亲近了。”
检力下沉让法制监督进农村
今年4月6日,王岘镇检察室举报箱收到群众匿名举报信,举报白银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的排污管在白银西大沟南环路1号桥东南处偷排污水,污染周围耕地和环境。接到举报后,检察室工作人员追踪32公里查找排污源头,及时进行拍照、取样、固定证据,并将线索和调查结果及时向民行部门进行反馈。随后,经过白银市检察院民行部门监督,污染单位关闭了排污口。
白银区水川镇检察室走访群众时,听到群众反映二十一冶建筑公司的部分退休人员的社保资金和退休金没有拿到,根据这个线索,检察人员认真调查之后发现该公司的财务人员有挪用公款的行为,随即将这一线索上报分管领导。水川镇检察室主任王海光说:“据我们掌握的情况,这个案子已经侦查终结,马上要起诉了。”
白银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董喜善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检察室的建立实现了检力下沉,让老百姓能面对面、很贴心地感受到检察机关的存在。在基层力求打击、预防、监督、服务的实效,变‘上访’为‘下访’。”
对于这些变化,身为基层干部的白银区王岘镇党委书记张延斌深有体会,“乡镇检察室进一步延伸了化解社会矛盾的触角,通过依法履责,为民服务,赢得了广大城乡群众的信任。”
顺应改变检察人员成为“多面手”
派驻检察室是对基层执法司法活动加强监督的重要平台。无论是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还是“七站八所”、“两所一庭”,均处在基层第一线,同群众联系最紧密,执法严格不严格,司法公正不公正,行为规范不规范,工作效果好不好,老百姓感受最真切、反映也最强烈,但往往是“上级管得着看不见、同级看得见管不着”,最需要开展法律监督。
这一实情,对基层检察室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为辖区群众耐心讲解各种政策、调解矛盾纠纷,还要监督基层执法司法活动等。以往负责机关科室的检察官,如今变成了熟悉基层检察业务的“多面手”。
董喜善副检察长说:“在检察室工作的检察干警要接受控告、举报、申诉、调解矛盾纠纷,对基层执法司法机关监督检察等都能处理的得心应手,他们的工作能力堪比医院里的‘全科医生’。”
“我们的目标是真正把检察室打造成维护一方平安的‘稳定器’、化解矛盾纠纷的‘解压阀’、预防腐败犯罪的‘新阵地’、服务保障民生的‘工作站’,彰显检察机关为民本色。”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乡镇检察室的作用?省检察院路志强检察长说:“当前,确保国家扶贫资金规范正确使用是检察工作的重点,也是派驻检察室的重要任务。要以派驻检察室为平台,以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为抓手,聚焦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保兜底等重点领域,以及扶贫资金分配发放管理、项目申报审核审批、工程建设检查验收等重点环节,注重发现案件线索,积极开展专项预防,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规范管理使用。同时,强化基层执法司法活动监督,重点监督纠正一些基层执法人员钻空子、找盲区,不作为、乱作为,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问题。”
相关新闻
- 2017-05-24【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甘肃省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 一切为了老百姓
- 2017-05-24兰州老巷子美了 老百姓乐了(图)
- 2017-05-22【砥砺奋进的五年】甘肃省旅游业让更多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 2017-05-22甘肃省多措并举扶持旅游业发展 让更多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