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次玉帛之路|玉帛之路考察追踪玉根国脉(图)

考察团在泾渭交汇之处合影
中国甘肃网5月9日讯 (本网记者 亢兆宁 张文良 文/图)“叶舒宪在十余年来自觉地继承了费孝通先生遗志,通过玉帛之路考察追踪玉根国脉。如果费老地下有知,应该感到欣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易华在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文化考察活动陇东学院座谈会暨总结交流会上满怀激情地说。陕西考古研究院张天恩研究员动情地说:“这次考察实际上是圆我的一个梦。”

考察团在吴家岭遗址考察
考察活动圆我一个梦
座谈会上,张天恩研究员说:“非常荣幸受邀参加此次考察活动,也非常高兴参与这样一件有意义的文化盛事。我是做考古工作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夏商周考古,先周文化研究为一项重要内容。庆阳地区与陕西彬县、旬邑等县共同构成了历史记载的古豳地,故在周人早期历史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就成为先周研究者向往的地方。由于这一地区的考古工作很少,有关周人早期文化的资料非常贫乏,包括我在内的许多研究几乎没有涉及这里。很多年以来,我一直希望能在这块土地上进行一些考察,但却未能如愿。这次考察实际上是圆我的一个梦,几乎走完了庆阳地区的所有区县。“
他还说,以环县为代表的庆阳地区中国早期的一个重要文化交汇区,在古代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沿途的长城、烽燧、城堡等遗迹所过皆是,历历在目,众多古文化遗存集中的出现在同一区域内,加上丰富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其他不同时期聚落的发现,让人感到非常震撼,是研究地域文化发展的理想之地。他希望陇东学院和庆阳的专家、学者,以及有志于有关研究的年轻学者及学生,能认真关注并积极参与,共同推动相关研究。

考察团在李家崖商代古城遗址合影
赞成玉魂国魄和玉根国脉概念
总结交流会上易华发言时说,费孝通先生是我国研究民族学与人类学的领袖人物,发现玉崇拜是中华民族根本特色,提出了"玉魂国魄"概念。而叶舒宪在十余年来自觉地继承了费孝通遗志,通过玉帛之路考察追踪玉根国脉。如果费老地下有知,应该感到欣慰。他还说:“我与费孝通先生交流学习过,很荣幸在第九次帛之路考察活动开始参加活动,与叶舒宪先生砥砺切瑳,赞成玉魂国魄和玉根国脉概念。我本人主要研究东西交流与华夏文明形成。玉器玉崇拜玉文化或玉教是东亚定居农业文化象征。与玉帛同样重要的是干戈,叶舒宪发现玉帛在四千年前就率先统一了中国,我认为四千年左右启用干戈才真正巩固东亚第一个王朝夏朝。”
陇东陕北黄土高原是东西文化交流与南北文化汇合核心地带,是中国历史地理枢杻。南佐遗址是枢纽区中华文明形成期核心遗址。他呼吁保护南佐遗址,并期待南佐遗址真相早日清晰,南佐考古遗址公园早日建成。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