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陇西县破解难题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原标题:陇西县破解难题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甘肃网4月27日讯 据定西日报报道 近年来,陇西县从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等方面入手,着力发挥农村实用人才服务“三农”和引领带富作用,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乡土人才支撑。
注重“严选”,破解“总量不足”难题。先后制定出台了《陇西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1+5”文件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保证。每年对全县农村种植大户、养殖能手、科技示范户、致富带头人、农村能人、科技明白人、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等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按照行业、技能等,把实用人才划分成生产型、技术型、经营性、社会服务型以及技能带动型等,纳入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储备库,分类建档,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全县共选拔储备农村实用人才21036名,为更好地培养、使用农村实用人才奠定了基础。
着力“厚育”,破解“素质不高”难题。通过实施田间培育、基地培育、帮带培育工程,有力提升了农村实用人才的整体素质。一是实施田间培育工程。创新开展以“百技(百企)联百村带千户”为主要内容的“双联双带”活动,组织110多名农口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同时,结合“双百四联”活动和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工作的开展,每年举办田间培训350多场(次)、培训群众1.2万多人(次)。二是实施基地培育工程。依托定西工贸中专、县农广校、县农机学校、县劳务办等培训基地,重点开展以焊工、护理、餐厅服务、计算机操作、数控技术、汽车驾驶与维修等技术培训,提高就业技能。近年来,先后培训技能型实用人才3200多名。三是实施帮带培育工程。有重点地组织致富能手、种养大户和专业协会、合作社负责人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党员对群众、先富带后富”的帮带培育方式,开展现场技术指导850多场(次),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9400多名。
完善“机制”,破解“活力不足”难题。着眼优化环境,不断健全完善服务保障、激励评价、创新创业等制度机制,为农村实用人才成长提供了便利条件。一是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县财政每年列支人才专项经费50万元,重点用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开发;每年投入资金100万元,专门用于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发展产业。二是健全激励评价机制。健全职称评审制度,制定出台了《陇西县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暂行办法》,先后评审农村实用人才579人、新型职业农民932人,有15名农村实用人才获得高级职称,表彰奖励优秀农村实用人才124名,有1名农村实用人才被评为县级领军人才、2名农村实用人才被评为县管拔尖人才。三是健全创新创业机制。结合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中药材、马铃薯、畜草、菌菜等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参与或兴办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并在土地流转、技术支持、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近年来,先后投放贴息贷款4700多万元,创办农业企业53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327个、家庭农场4个。
相关新闻
- 2017-04-27定西市安定区第一季度督查落实农民工案件55件1698万余元
- 2017-04-27定西市安定区蔬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 2017-04-27定西市岷县整乡环境卫生群覆盖试点项目稳步推进
- 2017-04-27定西市总工会举办庆“五一”工会系统职工运动会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