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西部地理丨张掖五行塔:佛国胜境中的塔影奥秘(图)

17-03-11 08:53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刘姗

  张掖五行塔:佛国胜境中的塔影奥秘

  气势宏伟的张掖木塔

  张掖土塔

  张掖钟鼓楼

  清代的山西会馆

  砖砌塔身,木构外檐的木塔

  张掖城内湿地尽显湖光美景

  张掖火塔老照片

  张掖水塔老照片

  昔年,在古甘州城内,有五行塔以其别致的造型及其丰厚的文化内蕴,成为我国西北地区一种独特的塔文化遗产,为研究和探讨丝绸之路的历史及丝路佛教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最好的实物,时至今日,木塔、土塔仍然屹立在张掖市区内,为何会在河西地区出现如此高品位的文化形态,让我们来探寻其中的奥秘……

  这五座塔,就是张掖古塔中的代表,从中我们可以聆听到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发出的交鸣

  去年记者在撰写张掖湿地时,曾引用过一句《甘州府志》中的记载:“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这是张掖的特有风貌,是对张掖最形象的描述,但当时侧重的是祁连山下的湖光山色,而那一座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塔,干姿百态,煞是壮观,却没有时间去细细寻觅,今年春节过后,再次来到张掖,追寻塔影则成为了此次采访唯一的主题。

  张掖多古塔,纵观整个河西走廊,似乎也唯有张掖如此。那么为何张掖多古塔呢?这个和佛教传入中国有直接的关系。

  历史上的张掖,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佛教传入以后,很快就兴盛起来,尤其是在河西走廊地区。张掖有祁连山雪水滋润,又地势平坦开阔,物阜民丰,“金张掖”的名号可不是白得的。丝绸之路作为佛教东渐的重要通道,南来北往,民族融合,不仅仅是佛教,连同与之相关的艺术、建筑等也一并传入。随之,建塔这种形式也就流传开了。佛教传播得越来越广,塔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就是张掖多古塔的外在原因之一。

  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和塔建造的本身作用与功能有关。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后,举行火化时,各国都想得到佛的舍利,当时有八个国王为争夺舍利而大动干戈,相互争执不下。后来经一位婆罗门长者调解,把舍利分为八份,每个国王一份。八王得佛舍利后心满意足,分别捧回各国,建塔安奉。后来阿育王统治印度时(公元前3世纪),下令开启原先的八座舍利塔,把八份舍利分为八万四千份,分到各地造塔,每粒建塔一座。中国将分到的舍利建了16座塔。张掖的古塔,就是在那个时候大规模地兴建起来。

  在张掖见到的塔多是中国塔和印度塔的融合体。塔的构造可分实心塔和楼阁式塔两种。实心塔又分为阿育王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刚宝塔;楼阁式塔分为密檐楼阁式、砖石楼阁式、砖木混合式。建筑材料主要有木、砖、石、琉璃和铁五种。塔的外形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和圆形等。塔的层数取奇数。

  难怪踏访张掖的古迹,感触最为明显的会是浓郁的西域风格。印象中,这些古塔,或大或小,高矮不一,风格皆不同,要么留存完整,要么只留下了一块曾经属于它的土地。有在热闹的城市中独辟一隅,砖石建造,小巧玲珑,灰青色的砖塔,多静静耸立着;还见过有纯木建造的木塔,气派恢弘,端庄大气;也在寺院庙宇中见过金属铸造,点燃香火青烟缥缈的铁塔,或者遗址遗迹旁,仅存的一点塔基。

  在清代,张掖的寺院有近80座,每一座寺院大多有塔,而在这些与山光同占一半的“半城塔影”中,就有最为著名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塔。这五座塔,就是张掖古塔中的代表,从中我们可以聆听到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发出的交鸣……

  黑白照片中,影像早已斑驳。可是细细察看,还能清晰地看到水塔与火塔当年的模样

  五行塔自然是五座塔。

  可惜的是,现在的五行塔,仅留存木塔与土塔两座塔,其余的三座塔都被毁了,只能从文化馆的老照片中,找回曾经记忆中的模样。

  木塔和土塔还留存在世,可供查阅的资料有很多。记者在甘州区文化馆里,翻找了很久才找到其余两座塔的老照片,和一些简单的文字描述。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说,能保留着这两张老照片太不容易了,古塔被毁的年代都很早,当时相机不普及,没有成熟的条件可以留下更多的资料,一些史料或者传说,也是在其他的记载中拼凑而来的。

  当时的老祖先们,为何会以“五行”建造起五座塔?

  具体的原因已经无可考证,但或多或少都与讲究顺应自然有关。也许,就是老祖先们为祈佑天气顺行,无灾无难,修建五行塔来镇守张掖,也就是当时的甘州城。

  黑白照片中,影像早已斑驳。可是细细察看,还能清晰地看到水塔与火塔当年的模样。

  水塔,建于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是一座覆钵式砖塔。原坐落在张掖市古甘州北门外(张掖城北一公里处)。彼时,有一寺庙,叫白塔寺,也叫水塔。历史上的水塔,据说南宋恭崇皇帝赵显在这里出家,法号为合宗大师。明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重修,到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再次重修。据传白塔寺兴修以后,寺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白塔巍峨矗立,有凌云摩天之势。朝佛礼拜者络绎不绝,为甘州古城名胜佳境之一。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甘肃省财政厅批准白塔寺为张掖农校永久性校址,自此寺内建筑陆续被改建或拆除。1953年张掖地震,白塔顶部被震毁。直到1957年,张掖农校在此建设,为防止学生在塔周围玩耍出现安全事故,最后拆除了水塔。历经五百多年风雨的水塔就此定格在了照片中。

  后来,在查阅资料时,还发现在清末外国驻华机构出版的明信片中,有一张是张掖水塔。

  另外一张老照片是火塔的。

  火塔原为甘州古城崇庆寺附属建筑,因处甘州城南,按阴阳五行学说南方属“火”之故,又名“火塔”。也因该塔为僧人圆寂后火化骨灰之所,故名火塔。为甘州五行塔之一。原址位于今张掖市政府大院南部。史载崇庆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明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重修。据明崇庆寺碑记载:“崇庆寺初名‘重兴’内有古塔巍峨,大殿四楹建于塔之南,塑三世佛像,天王殿两庑,大门之右为钟楼碑亭,左为鼓楼井亭。”从记载可以看出崇庆寺在明代时期的规模。崇庆寺至清代沿用,塔身高约20米,内用土坯,外用砖砌。崇庆寺在清末有完整佛像,皆嵌以紫红宝石,夜间闪烁如小灯。辛亥革命后,崇庆寺由军队入驻,尽将宝石盗去,寺旋废,逐渐荒废损毁。据后人回忆,火塔在民国早期还有遗迹保存,后来何时损毁,无从查证。估计损毁时间在民国中后期。

  没有照片的是金塔。

  金塔仅仅是个塔尖,方形斗拱,全铜铸造,塔身内设龛安置佛像,置于金塔殿之上,每当朝霞初上,金光灿灿,塔殿始建于魏晋,唐代铸金塔置其上,台下有舍利密室,时称“金塔古台”。

  南宋皇帝赵显于延祐六年(1319年)奉诏移居甘州卧佛寺后,因“黄金台诗”赐死于此,故宋元别称“黄金台”。

  明正统六年(1441年)英宗钦差御马监太监兼尚宝监太监鲁安公王贵在原址建禅堂时,发现前代所设地宫及镇塔舍利等宝物共496件(块)俱不敢动,逐依唐风兴建了“万寿金塔殿”,置唐代金塔于殿顶,又添置各类宝物计2058件与原有宝物一同盛贮于一石函内复埋地宫之中,再铸三世铜佛列于殿中并勒石《万寿塔碑》铭记,故后世亦称“金塔殿”。

  万历以后至清代早期为弘仁寺雕刻、刊印佛经的场所,清末至民国时期大佛寺日渐颓废,金塔殿被毁,殿顶之塔不知去向。

  瓦蓝的天空被木塔分割成了整齐的几何图形。卯榫结构的塔檐,层层分明,带着木头独有的坚韧感

  听完了三座不复存在的古塔的故事,神秘之感使得心中的遗憾倍增。还好,还有两座存留的古塔可以亲临实地。从文化馆出来,我们步行前去看木塔。冬天的张掖,风很大,却很清冽。

  木塔,又叫万寿寺木塔,是阁楼式塔。据地方志记载,万寿寺创建于北周,当年寺院规模相当宏大,主要建筑有山门、大殿、配殿、木塔、藏经楼、罗汉堂、接引殿、厢房等,是一组完整的佛教建筑群。

  现在的木塔,坐落在城区县府街中心广场西侧。记者曾经无数次路过这里,看见过。可却从来没有停留,在此驻足过。原因很简单,木塔很高,高到走在周边,只要抬头就能看见。所以,在张掖民间曾有“张掖有个木塔,离天还有尺八”之说。木塔真的离天还有尺八吗?这不过是人们形容它当时是张掖最高的建筑物而已。哪怕是在高楼林立的现今,木塔的高度也毫不逊色。

  而关于木塔的修建,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建塔初期,因甘州地处潮湿水洼之地,地基较软,塔怎么也无法竖起。这事可难坏了负责修塔的师傅屠龙。一天屠龙师傅为造塔竖塔之事烦恼不已,便一个人喝起闷酒来,这时,走来一个年轻人,对屠龙师傅说:“师傅,我给你做个下酒菜来。”这屠龙师傅以为是找活干的小工,也就没有留意,等年轻人端上菜来,白白的豆腐上撒了些许韭菜,豆腐恰似截截木料,那韭菜分明就是铆样,屠龙一看恍然大悟,于是紧追而问,年轻人道出姓氏,它就是木匠的开山鼻祖——鲁班。经鲁班点化,屠龙师傅照样套卯,木塔果然稳稳地竖了起来。木塔中心有一铁柱,站在塔底一用劲,33米高的塔就会旋转起来,这样遇到大风可平衡塔身,这都是“卯”的作用。

  如今站在塔下,抬头仰望时,瓦蓝的天空被木塔分割成了整齐的几何图形。卯榫结构的塔檐,层层分明,带着木头独有的坚韧感。

  张掖木塔早在元、明时期就名扬欧亚。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曾在张掖住过一年多的时间,把张掖的风俗人情、寺庙情况录在了他的行记中。

  到了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古哈烈国(现今阿富汗)沙哈鲁王使臣盖耶素丁来到张掖,除记录了大佛寺的盛况外,亦对木塔赞叹不已,评价很高。他记述道:“甘州城中又有八角塔一座,由顶至底共十五层,每层外有廊道,内有房间,施以油漆,光彩鲜明。全塔皆以光木结构,木之外面涂金。做工巧妙,故人视之,几如全塔皆金也。塔底有魑魅魍魉之像,塔基即负在诸像之肩上。下有地窖,塔中有一根铁柱,自底至顶,贯穿塔中央。柱底置于铁板穴中,其上端即负全塔之重量。人立在地窖中,稍用力即可将全塔旋转也。世界木匠、铁匠及漆匠,欲自己职业兴隆者,皆不可不来此考察研究也。”由此可见当年的木塔是何等的壮观!

  到了清代,木塔虽降为九层,仍气势不凡,雄姿不减,但已不能旋转了。当年张掖城内大兴土木修建古塔安放舍利子,木塔就是其中一座。

  九层的木塔留存至今,高32.8米,塔身为砖砌,外檐为木构,共有八面。每一面都有两个檐角,向上飞出。铜质风铃悬挂在每一个檐角下,风一吹过,叮叮当当的铃声飘向四面八方。

  阳光便越是强烈地照射在塔身之上,白色边逐渐变淡变亮,最后与日光融为一体……

  另一座留存的五行塔之一是土塔。

  土塔,或称弥陀千佛塔,位于大佛寺内。早前记者曾专门采写过大佛寺,土塔是比较熟悉的。相对于木塔,土塔在外观上更具有宗教特色。

  从木塔继续步行去土塔。还是有一段距离,路程不算太远也不算太近。来张掖多少次,还是头一回这样长时间地步行在城中。街道上人很多,熙熙攘攘。出了广场,沿着街道,路过了钟鼓楼。在大佛寺后殿的旁边,是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

  张掖城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古老的历史,又在其中建立了新城。古塔、庙宇、钟鼓楼,商场、公园、既是新与旧的冲击,也是古老与活力的融合。

  这一次路过大佛寺的正门,记者没有进去。而是直接绕道大佛寺的背后,因为这里是土塔的所在地。

  土塔,修建在大佛殿后中轴线上,塔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明、清两代多次修缮。1927年,张掖地震,塔顶毁坏,1986年修复,为现今我们看到的土塔。

  塔高33.37米,为覆钵式金刚宝座塔,亦称喇嘛塔。建于高大的四方形台座塔基上,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台座四周有重层回廊环绕。双层木塔构檐,塔座之上有两层须弥座。第一层须弥座上有八座小塔,塔身之上又有一层须弥座,座四面各开五个小龛和十三天塔刹,内供佛像,塔顶置相轮。华盖直径4米多,四周饰有36块铜质板瓦,悬挂着36个流苏风铃。大小土塔下圆上螺旋状,顶似宝伞壮,十分壮观。

  相传,土塔是天竺高僧迦摄摩腾灵骨安放处,历代以来为信士檀越供佛、礼佛的重要场所。

  土塔的覆钵还保存了坟冢的形式。这种类型的塔,张掖修建地很多,如东门外的奇峰镇定塔,北门外白塔寺的水塔,南门外崇庆寺的火塔,安阳高寺的吉祥塔等等,都是为高僧、和尚、喇嘛们死后的遗体火葬而建的塔,所以人们称之为和尚坟。这一类塔为密檐式空心塔身,全部填成实体,成为实心塔,人们不能登临塔顶。塔的下部增加了一个高大的须弥座,座上雕饰富丽的佛像、菩萨、伎乐,以及狮象等物像图案。

  建于西夏的大佛寺,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据记载:笃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

  而土塔作为大佛寺的一部分,肯定也经历了当年的过往风云,见证了历史的沉浮。

  白色的土塔,巍然耸立。一步步走近,阳光便越是强烈地照射在塔身之上,白色边逐渐变淡变亮,最后与日光融为一体……

  坐在回返兰州的高铁上,瞑目静思,浮现在心头的仍然是那两座美丽的塔影,“无数的历史寂寞,铸就了强悍的历史承传。”遥遥相望舐风蘸雨的木塔、土塔,在新的时代,它们又将怎样记录张掖的动人篇章?

  文/图 记者 周言文 刘小雷

精彩推荐

  • 甘肃文化丨山河庇佑下的游方与修行 甘肃文化丨山河庇佑下的游方与修行
  • 兰州故事丨“麒麟”兴鲁:鲁土司家族清代中兴的秘密(图) 兰州故事丨“麒麟”兴鲁:鲁土司家族清代中兴的秘密(图)
  • 甘肃代表团审议民法总则草案等 王胜俊王三运林铎陆浩刘伟平参加审议 甘肃代表团审议民法总则草案等 王胜俊王三运林铎陆浩刘伟平参加审议
  • 甘肃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万公里 对5万公里通村硬化路开展“回头看” 甘肃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万公里 对5万公里通村硬化路开展“回头看”
  • 王岐山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纪检干部队伍 王岐山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纪检干部队伍
  • 酒泉玉门市委召开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  法治宣传教育专项工作组会议(图) 酒泉玉门市委召开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 法治宣传教育专项工作组会议(图)
  • 甘肃省玉门市委召开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法治宣传教育专项工作组会议 甘肃省玉门市委召开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法治宣传教育专项工作组会议
  • “大爱甘肃·绿色家园”公益植树活动开启民勤之旅 这个周末不见不散(组图) “大爱甘肃·绿色家园”公益植树活动开启民勤之旅 这个周末不见不散(组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兰州市七里河连发两起冲卡事件 一人被
2   甘肃省11个市州纪委书记因存在乡镇纪委
3   小陇画报| 张掖临泽:河西走廊上的戈壁
4   甘肃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欧阳坚
5   宝兰高铁计划年内通车
6   甘肃省纪委集体约谈 20名“零查处”派
7   甘肃省水利史上的圆梦工程:引洮工程
8   甘肃代表团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王
9   甘肃省出席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速写
10   甘肃发布《通告》 骗取住房公积金5年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