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镇原县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帮助群众“换穷业”、“摘穷帽”
原标题: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镇原县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帮助群众“换穷业”、“摘穷帽”
记者 张文智 通讯员 王瑾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授人以渔的产业扶贫可谓拔穷根之策。镇原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和首要任务来抓,以农民“五变”为导向,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彻底“换穷业”、“摘穷帽”。
从产业选择,到产业扶持,再到市场培育,产业扶贫如何才能真正落地呢?镇原县的做法是遵循市场规律,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将产业发展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衔接起来,通过招商引资、土地流转、订单帮扶等多种形式,建立起了贫困户与产业发展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
产业怎么选?
镇原县屯子镇陈畅村果农畅维泽算是找对了路子,有了20年“果龄”的他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果把式”,他道出了自己在发展苹果产业上悟出的心得,他告诉记者:“我选择种植苹果,一方面是优越的地理条件,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2016年,我家的14亩果园产了6万多斤苹果,虽然市场行情不好,但收入也达到了16万元呢。”
镇原县广大果农都说:“种下一棵苹果树,就相当于种下了发家致富的希望。”近年来,镇原县把苹果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来抓,以工业化方式培育苹果产业,以企业化模式管理苹果示范园,全力培育壮大苹果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2015年,镇原县苹果累计留存15.2万亩,苹果年产量8.4万吨,产值3.5亿元,贫困户累计栽果建园5500亩,贫困户人均果业收入245元。
产业怎么扶?
政府的政策扶持是培育产业发展的沃土,镇原县在产业扶持上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建基础设施,抓技术培训,做产品推广,引资金活水等方式,给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上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镇原县上肖乡路岭村村民刘粉英告诉记者,她家里有三个孩子上学,所有的经济来源都依靠养猪来维持,但是效益一直不好。2015年,她参加了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后,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改变了产业的发展方向,将原来的果园改建成牛棚了。“现如今,村里通上了水泥路,商贩都上门收购牛了,资金不足可以找互助资金协会,今年,我家仅养牛这一项收入了2万多元呢。”刘粉英高兴地说。
目前,全县累计开展各类精准扶贫劳动技能培训150多场(次),培训贫困劳动力15000多人次,发展专业养殖村30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1个,215个建制村实现了沥青路、水泥路全覆盖。
市场怎么找?
在市场培育上,镇原县积极培育电商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网点,通过开展农产品加工、包装和注册认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抱团发展,不断加快电商产销链条建设,从而为贫困群众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目前,全县有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个、乡级服务站13个、村级服务点118个,有电商网购网销企业68户、物流配送企业或团队25家,开办各类电商网店1188家,电商从业人数达到4800多人。
谈起产业扶贫的发展方向,镇原县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发展产业,不仅要有政策的有效引导,还要大力推动一乡有‘一业’、一村有‘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实施与农业产业化企业合作建设加工厂等,同时采取申报‘地理标志产品’,打响地区特色产业的品牌,这样才能使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据了解,该县2014年和2015年30个村、70874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剩余57个贫困村10.35万贫困人口,贫困面下降到21.65%,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66元。2018年计划脱贫21个村1.97万人,贫困面下降到2.46%,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相关新闻
- 2016-12-21合伙挪用扶贫资金 庆阳镇原县三村官获刑
- 2016-12-19张掖市民乐县南古镇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资金兑付工作
- 2016-12-13如厕也不忘收受贿赂 庆阳镇原县交通局原局长受贿8.3万元获刑
- 2016-12-13如厕也不忘收受贿赂 庆阳镇原交通局原局长受贿8.3万元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