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 力拔“穷根”——定西市安定区开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径
原标题:攻坚克难力拔“穷根” ——安定区开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径
记者 宋振峰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征途中,某一个重要方面发展滞后,就会影响全局。
农民不安居,脱贫就是一句空话。但如何加快贫困户的危房改造步伐?产业扶贫难,难就难在产业难选、规模难上、市场难找。难题怎么破解?要富口袋,先富脑袋。怎样让更多的贫困户学会脱贫的本事?
用改革,拔穷根。今年以来,安定区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瞄准危房改造、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等难题,进一步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完善帮扶措施,增强“造血”功能,助推贫困户踏上脱贫之路。
安居扶贫——多个渠道蓄水,一个龙头放水
山大沟深,十年九旱。贫穷使安定区农村许多群众,到现在依然住在各式各样的危房里。经摸底核查,2015年底,安定区还有农村危房户1.2万多户。
房子承载着一家人的幸福和希望。可对于贫困户来说,建房所需要的资金并不是个小数目。2016年,省市下达安定区危房改造指标1150户,每户补助资金1.15万元。可安定区下决心,今年改造277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每户补助资金3万元,帮更多的贫困户圆安居梦。
“硬骨头”咋啃?五指握成拳,力道才更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今年以来,安定区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集中财力办此事。
改革,总要在担当中突破。涉农资金项目散、渠道多,改革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安定区以农村危房改造为突破口,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打破部门权力藩篱,将散落于各个涉农项目的资金予以整合,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政策性补助一些,群众再自筹一点,极大缓解了贫困户筹资难题。他们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一说起自家的老房子,安定区称沟驿镇金川村贫困户赵志强就皱起眉头。他家原来住的4间土坯房,还是70多年前爷爷修的。盖不起新房,前年,“面子”上实在挂不住的他,花了点钱将房子外墙全贴上了瓷砖。“真是图了个‘面子’,啥用都不顶,房子里面照样有许多裂缝,让人提心吊胆。”他告诉记者。
借助政府的3万元补助资金,中秋节时,赵志强全家齐上阵,动工修起了房。现在,他已搬进了一间40平方米的新砖房。
赵志强之所以才盖40平方米的房,是因为安定区认识到,不能让群众因为有了政策性补助,就头脑发热脱离实际建房,因建返贫。他们严格控制建房面积,鼓励贫困户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先满足基本需求。
低保户、五保户和贫困残疾人等没有能力的,安定区统筹兼顾、因户施策,实施“交钥匙工程”。“以前一下雨,到处漏水不说,我就怕家里的土坯房塌了,都不敢睡觉,现在住得安心了!”在香泉镇陈家屲村,今年5月,68岁的五保户马龙住进了村里帮建的新房。一提起此事,他感恩不已。
产业扶贫——让贫困户跟着新型经营主体走,富在产业链上
捐款捐物只管一时,搞好产业才能造血。可产业那么多,具体选哪个?
“产业扶贫说到底是一种经济活动,不能光靠政府‘有形的手’,还要尊重经济规律,使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协同发力。”安定区委书记赵众炜说。
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安定区通过扶持政策,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他们在扶贫攻坚的一线,用“大手”拉起贫困户的“小手”,带着贫困户闯市场!
名字叫“黄金”,可李家堡镇黄金村只有一眼望不到头的黄土。连绵不断的大山,阻断了黄金村的脱贫致富路。在“苦瘠甲于天下”的定西市,黄金村被列为最难脱贫的33个村子之一。
觉得“待在村子没奔头”的村民马向平,多少年来一直在外打工。但父母岁数越来越大了,出不了远门的他除了在地里种洋芋、玉米,不知道还能干些啥。
现在,45岁的马向平“人生头一回”养起了牛。能这么做,关键是有了发展的主心骨——黄金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7月,他和村里其他贫困户一道,没掏钱便从合作社各自领了一头怀孕4个多月的良种母牛。
“合作社还帮我建牛圈,教技术。将来卖牛也不用操心,给合作社一交就来钱。”马向平告诉记者,“11月10日,这头‘西门塔尔’刚下了一头小牛犊,养上四五个月,牛犊能吃草了,再将母牛还给合作社的养殖场。母牛增重的部分,合作社还给补偿。”
母牛生牛犊,牛犊当母牛,背后是“合作社+农户”的“赊母育犊、增重补偿”扶贫模式。在马向平眼中,如此滚动发展,无疑是一条亮闪闪的致富路。
除了养牛,9月初,合作社还给村里包括贫困户在内的90户村民,每家平均无偿投放了20只“溜达鸡”鸡苗。“今天,我们刚收了一批鸡,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60元,一只鸡平均75元左右。贫困户莫彦虎交了38只,挣了2920元。”12月8日,合作社负责人张鹂告诉记者。这不仅让农户受了益,对合作社来说也有好处,比起集中养殖,分散养鸡死亡率大幅减少。
黄金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还获得了财政投入的100万元扶贫建设专项资金,其中村集体股金30.24万元,64户贫困户股金69.76万元,合作社每年按入股资金的8%对村集体和贫困户进行分红。
这一创新探索,将扶贫资金“折股量化,保底分红”,不仅让黄金村64户贫困户成了股东,还激励合作社自身发展,进而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脱贫。
据了解,安定区现在已发展种植大户近2000户、养殖大户3000多户、合作社1300家、家庭农场17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在这些能够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下,安定区越来越多的“散兵游勇”式的贫困群众得以像黄金村村民一样,吸收到产业链中,发展生产、参与分配,在市场寻找起了真正的“黄金”。
能力扶贫——农民“点菜”,政府“下单”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解决贫困问题,最终要靠“人”这一关键要素。
今年以来,安定区积极整合培训资源,不断创新培训机制,全面推进贫困户能力素质提升和就业促进工程。
面对有限的人力、物力,安定区整合人社、扶贫、农业、妇联、工会、民政等18个部门的各类培训项目资金,建立了由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区职培办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组织实施、乡镇组织人员参训、就业中心鉴定发证、财政部门统一拨付资金的培训工作运作平台。
整合不仅是资金的整合,更是行政职能部门的资源整合。为了让培训切合贫困户需求,安定区推行了“菜单式”培训,先通过大规模摸底了解农民需要,再根据摸底情况,围绕马铃薯、草牧、蔬菜、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发展和贫困农户培训需求,分类设置岗位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训、创业培训、示范性培训、“两后生”培训等7大类23个培训工种,让农民自由选择。
“前几年,我参加过一回培训,不管大家爱不爱学,养牛、种菜啥都讲,也都讲些鸡毛蒜皮的事。好像啥都学了,其实啥也没学下。”称沟驿镇金川村贫困户赵志德感到如今的培训大不一样了。今年5月,他在镇政府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养殖培训,不光是管吃管住,关键很“解渴”。
去年,靠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赵志德买了6只母羊,眼下已经养到了20多只。羊越养越多,可一有病,他就傻眼。培训班上,羊有啥病,该怎样防疫,老师讲得仔细,他听得认真。“现在如果兽医忙得来不了的话,我也知道,给羊吃啥药。”赵志德说。夏天,他的女儿赵巧霞也花了半个月时间,在定西理工中专参加了免费手工编织培训。“技术学下了,10月,姑娘在天津一家手工艺品厂打起了工,比以前在北京干小工一个月多挣1000多元呢。”赵志德告诉记者。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安定区将一拨一拨贫困户“扶上了马”,有效激活了他们的内生动力。而这,正是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最强劲的动力。
相关新闻
- 2016-12-14酒泉瓜州县:小蘑菇成为移民“致富伞” 高效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 2016-12-14甘肃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首届手机摄影大赛展开幕
- 2016-12-14首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手机摄影大赛展开展 李屹出席开幕式
- 2016-12-13陇南礼县鼓励支持电商网店参与精准扶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