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静宁有个中国版福尔摩斯(图)
原标题:静宁有个中国版福尔摩斯
|
王一给同事们讲解指纹的特点
指纹,也叫掌印,即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指纹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其与人体健康也密切相关,因而指纹人人皆有,却各不相同,由于指纹重复率极小,大约150亿分之一,故其称为“人体身份证”。面对这样高难度的“人体身份证”,平凉市静宁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指导员兼图侦中队长王一,却冷静仔细,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电脑,将模糊残缺的指纹在显示屏上时而放大,时而缩小……这个活生生的中国版“夏洛克·福尔摩斯”——王一,最擅长的便是利用指纹破案,大家都叫他“指纹神探”。
西部地区唯一获“公安楷模”的民警
在刚刚过去的首期全国“公安楷模”发布活动上,平凉市静宁县公安局民警王一是今年西部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民警,同时,他还荣获“全国公安二级英模”称号。
生于1975年1月1日的王一,从警20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业绩:2015年被甘肃省公安厅荣记个人二等功,同年被平凉市政法委、综治委、维稳办授予平凉市“十佳人民警察”称号、被甘肃省公安厅授予2013-2014年度“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称号并荣记个人一等功、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技术人才一等奖”;2016年被中共静宁县委授予“全县政法系统优秀人民警察”称号。同年7月,王一同志被中共甘肃省委评为“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
利用指纹比对,破获多起案件
指纹破案工作量很大,即便在信息化、自动化程度很高的今天,指纹比对也不能完全依赖电脑。通过电脑进行指纹比对检索,每次电脑都会给出500多个疑似结果,而这500多个指纹,需要对着电脑屏幕进行人工筛选。2014年至今,王一就勘验各类案件现场629起,利用痕迹物证破获本地案件60起,出具痕迹物证检验鉴定72份,全部被法庭采信。他通过指纹比对破获本地和外地案件541起,其中公安部发布的全国涉爆涉恐具有重大影响的B级紧急协查案件6起,现场B级紧急协查案2起,故意杀人案件现场指纹协查6起,抢劫、强奸、绑架等八类暴力重特大案件B级现场45起。
2014年1月19日晚,青兰高速公路1710公里处有一人被车辆碾压死亡。经查,犯罪嫌疑人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驾车逃逸。巡逻民警立即循线追击,最终锁定嫌疑车辆。经依法传唤嫌疑车辆司机杨某到案询问,该杨对其犯罪事实矢口否认。王一通过现场痕迹物证碎片和嫌疑车的检验鉴定,认定该车确系肇事逃逸车辆无疑。在强大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杨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2015年“4·29”公安部对涉疆滞留泰国人员身份信息查询中,王一第一时间开始了比对发送。连续28个小时共计发送比对信息1200余条,其中11人被认定。2015年云南昆明、玉溪“8·20”事件中,在公安部第一时间发布指纹协查通知后,王一夜以继日,连续战斗48小时,认定了2人,赢得公安部的表扬。
提及家人,他满是愧疚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工作中的王一认真执着。在同事眼里,他有时像个工作狂,闲暇时间也会经常说起指纹,一说就没完,和大家出去吃饭喝茶,如果谁认不出自己的水杯是那个时,王一便会通过指纹帮大家找到自己的水杯,这让大家又好气又好笑。
但提起家人,王一却默默扭过了头。王一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警察,说起家里的事都是一块伤疤,都不愿意提及,可能也是一种负罪感在作怪,不论是父母还是妻子、孩子,作为最亲的人,家人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和默默的付出,都让自己越发觉得经常没有时间陪家人而心里倍感难受。六年前的一天,王一看到种树苗可以赚点钱,便动员父亲将家里的几亩川地给自己用,想着种点树苗补贴家用,但被父亲一口回绝,父亲说到:“你工作那么忙,不要耽误了工作,好好上班,一心不可二用,家里的事情不用你操心。”就是父亲这一句一心不可二用,使王一更加专注于工作。
面对妻子和儿子,王一更是说不出来的愧疚,王一轻声说到:“一家大小的事都是妻子在操持着,她接到我电话听我说的最多的就是不回家吃饭。”说到这里,王一叹了口气眼里又充满坚韧的继续说到:“这基本是我们每个基层一线警察家属必须承受的吧,自古忠孝难两全,虽然妻子有时也抱怨,但抱怨归抱怨,家里的担子她还得挑。”
相关新闻
- 2016-12-08【陇人骄子】候选人:王一
- 2016-12-06甘肃省指纹神探王一:在指纹的时光里辨别善恶(图)
- 2016-12-02打造“一心四区” 为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贡献力量——访兰州安宁区委书记王方
- 2016-11-29王砚: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以创新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