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栋:职称评审更该取消的是什么?
原标题:职称评审更该取消的是什么?
张国栋
近年来,取消职称外语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明确对乡村教师、县级及以下医务人员职称评审,外语成绩不作刚性要求。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对职称外语考试不作统一要求。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全国至少已有4个省份取消了职称外语考试的硬性要求,多数地区和单位仍在等待观望。
职称外语考试设立20多年来,一直伴随着“一刀切”“鸡肋”等质疑。作为职称评审的“敲门砖”,这不仅相当于设定了一道门槛,将外语水平不达标的一部分群体自动挡在评审之外,而且俨然成为部分机构与个人的摇钱树,滋生各种乱象,甚至利益驱使,成为严重违纪重灾区。无论实践证明还是时代要求,这种“一刀切”不可取,“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一点也不可惜。不仅如此,除了“涉外”或有特殊要求的少数行业、岗位,大多数职称外语都应取消,起码不宜再做硬性要求。这不仅是社会呼声,也是中央的态度,是大势所趋。因此,目前仍在等待观望的地区亟待改变态度,加入到“取消”行列了。
不过在我来看,取消职称外语,只是职称评审查中的枝节问题,而其他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更值得关注。一方面,虽然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自主评审。但现行的许多职称评审仍由政府包揽,权力主导。在职业选择和配置日益市场化,尤其社会自我管理的自治需求和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这种高度行政化的单一职称评审,不仅增加了政府的工作量和权力寻租的机会,而且压抑和阻碍了市场化的社会职业评价机制的产生,以及基于此的社会活力的形成。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承认所谓职称,本质上是一种执业能力、行业技术资格的话,那么,其相应的评价标准和依据,就只能是职业本身的要求和申请者实际的从业能力,而无关其他。但在现实中,由于职称名额一般是“上面”依权力等级分派指标的结果,那么能否获得某一职称,便不可避免地异化为一个等待或争夺指标的过程,于是,职称评审是否成功,往往或者取决于熬年头、论资排辈,或者干脆诉诸拉关系、走后门的权力捷径。
某种程度上讲,职称外语考试这种简单生硬、违背职业实际需求的职称评定依据,之所以能长期高高在上、成为统摄一切职称评定事实上的否决票、指挥棒,以致中央出台了改革意见仍在等待观望,正是上述权力式职称评审制度所决定的。这说明,职称评审除了应取消“一刀切”式的外语考试,更该“取消”的是老一套的评审制度及其各环节中的权力插手、权力作梗。不然,不仅职称评审的真实性、公信力难以保证,且会“扼杀”人才,阻碍“双创”,背离改革初衷。
相关新闻
- 2016-03-30甘肃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有新标 科研成绩突出教师可直接提高评定任职资格(图)
- 2016-03-30甘肃省创新高校正副高职称评审条件 成绩突出者不受职称外语等限制可评正高
- 2016-03-30甘肃省出台高校职称评审新标准 绩优者不受外语计算机限制可越级评教授
- 2015-11-13评论:淡化职称论文更要完善评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