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正文
投稿

借助东风划大浆 ——甘南州临潭县新城镇后池村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侧记

2016-11-08 09:55:38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王烁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山上般之川尼了,花儿开的更艳了,国家政策实话好,我们赶着政策跑,二层洋楼建哈了,生活赶上小康了”这是传唱在临潭县新城镇后池村老少嘴里的花儿,也是真实反映该村实实在在的变化的语句。

  后池村为2014年异地搬迁村,全村共105户512人,耕地面积1053亩,林地面积305亩,草场面积2962亩,群众经济来源以种植粮食作物、劳务输转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98元。

  在搬迁之前,后池村位于当地的一个高山坡上,村子几代人过着,门前是坡、路边是崖、人挑水,马拉车的艰难生活,2014年,临潭县把后池村列为异地搬迁计划,政府出资,个人投劳,经过一年建设,后池村从高山搬迁到平川,解决了困扰了几代人吃、住、行“老大难”问题,彻底改变了后池村老百姓的生活状况。

  今年年初,新城镇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着全州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的东风,把后池村列为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目标,鼓励引导全村百姓积极参与建设,并结合该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遗迹、民间艺术、传统劳作方式等,紧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和富民产业培育,逐户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在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的基础上,深入动员群众自觉进行“改厕、改圈、改灶”和破旧房屋拆除,并做到资金使用公开透明,保证建设资金及时到位、发挥作用、安全运行。

  截至目前,该村实施农民住房特色化风貌改造105户、改圈改厕53户;硬化巷道3700米、村道硬化1000米;新建排污渠5000米、排水渠1735米;新建消防点1个、文化广场1处并配备篮球场、健身器材等设施;新建卫生公厕1座,村庄标识牌和宣传栏各1面,防洪河堤建设770米,场墙改造600米;河道护栏700米、挡土墙100米、人行道铺设600米,并实施农牧村信息化建设工程,农民实用技能培训150人次。

  “以前的村子里卫生不好,牲畜粪便到处都是,河道几乎被垃圾填满,一下大雨就有农户受灾,大家都被传统的‘陋习’糊住了眼……现在好了,政府带领我们致富奔小康,村子里变化太大了。”说到过去的事,池沟村党支部书记李玉才紧皱眉头,一脸无奈,谈到现在,李玉才眉头舒展,满脸喜悦。

  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后池村始终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小康村建设的重要指标,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每周都要进行2次卫生大扫除。平时雇佣2名专门的保洁人员,负责村域内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作,并新建垃圾收集点2处,购置定点垃圾箱60个、垃圾清运车2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改变了村子“脏、乱、差”现象,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你看我们现在房子大了、巷子宽了、村子越来越漂亮了,好日子过上了,这一切都是国家的好政策带来的”,村民杨李家沟满怀深情地说道。

  一个家庭的和谐,需要好家长,一个村的发展,更需要党的好政策和好的领头人。池沟村正是在好政策的指导下,在县、镇、村各级领导、干部职工的带领下,把村子建漂亮了,村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群众素质大幅提升,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一派欣欣向荣美好生活的大图正在后池村徐徐展开。(张彩霞)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王烁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