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意见箱上的摄像头,只是看得见的担忧
5日,有网友通过微博爆料,陕西汉阴县国土局在大门口的“县委第七督导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征求箱”一侧安装了一个摄像头,摄像范围正对准意见箱。6日,陕西省汉阴县国土资源局通过官方网站发布了情况说明,称摄像头为2012年安装,看到报道后,汉阴县国土资源局立即整改,将征求意见箱调整至无摄像头区域。
人们往意见箱里放的,往往是批评、举报类的材料,这多少是件有风险的事,因此很多时候是匿名的,目的是既反映问题也保护自己。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有关部门只有充分保护这种天性,才有可能收集到真实的意见。
正因如此,当人们看到意见箱设置在摄像头之下时,本能地就会产生警惕,那些真正想提意见的人可能就此畏葸不前,即便要提,也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意见。抱着“阴谋论”想法的人或许还会认为:这是不是有意为之?目的就是既做出一副纳谏的姿态,又在实际上阻塞了言路,甚至还可以追查提意见的人进行打击报复。当然,也许真的如陕西汉阴县国土局回应的那样,这只是一个工作失误。但失误背后,其实也反映了有关部门对待意见的态度。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该意见箱是2014年设置的,也就是说这个在摄像头监控之下的意见箱,已经存在两三年了。在这两三年里,人们出于对摄像头的忌惮,能往箱子里投多少尖锐、真实的意见呢?这显然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在两三年里,都收集不到多少有分量的意见,有关部门不会对此感到疑惑吗?不会因此而反思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吗?如果有这样的疑惑和反思,那么摄像头对准意见箱的问题早就被发现了,而不是等着有网友爆料才发现。
可见,意见箱上的摄像头,只是看得见的担忧。提意见者除了担忧自己的安全,更担忧的,恐怕还是有关部门对待意见的态度。如果有关部门不是真心实意地去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用合理的意见来指导、改进工作,那么即便意见箱移到没有摄像头的地方又如何?如果一个部门长期对群众意见充耳不闻,久而久之,也就不会有人再提意见了。但这种“零意见”,显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好事。(段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