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正文
投稿

刘一明修道:榆中兴隆山流传的神奇传说

2016-10-29 09:30:49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作者: 责任编辑:刘姗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刘一明修道:榆中兴隆山流传的神奇传说

  讲述人:岳兴文榆中县本土历史文化、民俗研究者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兴隆山建筑

  兴隆山握桥

  兴隆山白桦林

  兰州故事微信公众号 文/图 首席记者 王文元(资料图片由记者翻拍)

  有“陇右名山”之称的榆中兴隆山,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看到风景容易,认识大山真面目却不易。

  兴隆山距离兰州市区60公里,其海拔2400米。古时候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很早就有“陇上名胜”之称。这座山也是一座道教名山,自古以来众多民间传说在大山内外流传。据说,西周时,这里就已成为人们凿洞修行之地,到宋代,廷议大夫李元一心修道,后听说湖南有个同道秦保,于是两人相见,相约修道。他们就分别改名为秦致通、李致亨,四处云游修行。后来,秦李二人来到榆中兴隆山朝阳洞进行修炼,这个山洞也就被人们称为“仙人洞”。

  不过,在这些众多的修道之人中,有一人不能不说,他就是清代的著名道士刘一明,他不仅大力整修了兴隆山,而且在兴隆山上行医治病,救人无数。如今,人们津津乐道的陇上清代著名书画家唐琏就是刘一明的弟子。时光倏然,百余年后,刘一明和他弟子在兴隆山的事迹,已经变成了兴隆山上众多的传说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聆听岳兴文讲述兴隆山的故事。

  刘一明修道,将悬崖边的山洞,作为自己的住所

  在榆中的民间说起道士刘一明,或许有人不知道。但要说起兴隆山的“刘爷”,却是妇孺皆知。在民间,乡亲们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对对一方水土发展有贡献的人士,对扶危救困的仗义之士,往往以“某爷”来称呼,所以,在民间人们说的“刘爷”、“李爷”,是一方百姓对他们所作所为的肯定,和家族无关,与岁数无关。这也能看出我们榆中人对“刘爷”的尊崇之情。

  说起兴隆山的传说,就要说到刘爷。刘爷名刘一明,刘一明道号悟元子,又号素朴子,生于清世宗雍正十二年,是山西曲沃人。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他是怎么到了兴隆山的呢?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在乾隆十八年时,刘一明到甘肃探望父亲,看到榆中兴隆山一带山水相连,风光旖旎,就有了留在这里修行的想法。不过这时候,他还年轻,修道的想法也只是个愿望。后来,他在读《吕祖传》中黄梁梦一节之时,遂产生出尘脱俗的念头。这样,他就开始了四处游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他游历到了很多地方,其中西北的甘肃、陕西、宁夏、青海等地方都有他的足迹。在游历中,他渐渐坚定了修道之心,先后拜龛谷老人和风翔齐丈人为师,皈依道门。

  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他再次来到甘肃榆中兴隆山。这时,他视野开阔,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想起曾经的愿望,最终决定,在兴隆山上驻足。此后的几十年里,他在兴隆山完成了道教著作22种,募化修建了灵官殿、洗心亭、三清殿等62座建筑,最终形成了今天兴隆山道教丛林。

  在兴隆山上刘一明居住的地方,非常有特色,号称“自在窝”。“自在窝”在兴隆山西峰雷祖殿南侧山弯中石洞内,存放着各种书籍、雕版,是“刘爷”著书、诵经、修炼处。据说,那里也是考验人心的地方。

  原来,通往“自在窝”的路非常险峻,人们取了一个名字叫“舍身崖”。所谓“舍身崖”,原称“炼真岩”,通过艰险的山路来考验,修道之人是否有心志,心志是否坚定。路是非常狭窄的,就是一条羊肠小道,宽不盈尺,下为百米山崖,稍有疏忽,就有性命之忧。

  现在人们觉得,他将读书居住地选在这里,其实是为了避免一些人打扰。果然,修道之人想法就是与众不同。

  冯道人,用几根树枝,便引来了山泉水

  刘一明在兴隆山四十余年,不仅募化修缮恢复山间建筑,更在这里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要旨。别的不说,刘一明本人就有着非常高超的医术,他编写过《眼科启蒙》、《经验奇方》等多种治病救人的医药书籍,而他在兴隆山,他培养出的弟子就有300多人,在缺医少药的年代里,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

  不过“刘爷”的弟子虽多,但真正出名的却只有3人。民间传说,他们是“懒冯道”、“脏康道”和“唐爷”三个弟子。这些年,我在兴隆山周围进行过一些寻访,不少人给我讲过故事,说起流传在兴隆山的刘爷的故事,那是滔滔不绝。居住在马衔山山脚石古岔的单万成,当时虽然78岁了,可他说起“刘爷”和弟子们的故事,那是精彩纷呈。

  “懒冯道”的故事是这样的:“懒冯道”名叫冯阳贵,山西人,13岁时父母还愿送其从道。刚到山上他非常勤快,每天不是打扫殿内外,就是劈柴担水。干完这些活后,找一个静室诵读经书,研究内丹学说。果然,几年后,他的学问大为精进。不过,人却变了一个样,他整日睡觉,不诵经,不干活,不练功,不去香火田里动一铲一锄,不上山打柴。一句话,啥都不做,于是就给他送了一个外号“懒冯道”。自然,这样也就遭受到其他人的白眼。

  山上,开饭的时间是固定的,几十年不变。“懒冯道”总是在开饭时到,一点也不懒。不过有人就恶作剧了。有几次,就故意把开饭时间变了,或提前,或推后,但却不通知冯道人。谁知,“懒冯道”却将开饭时间把握得非常准确,不迟不早,饭熟即到。这下,大家觉得他有点道行了。不过,还要试一试。于是,火工把“懒冯道”的吃饭碗藏了起来,看你这次有啥高招。果然,他还是揣着饭碗来了。

  有一次,刘一明外出募化很久才回来。看到师父来了,“懒冯道”非常高兴。刘一明说:“渴了想喝口水。”“懒冯道”说:“师父您待在这儿,我给您去端水”。这下奇怪了,这人变勤快了。功夫不大,冯道人端了一碗水进来说,“师父,这是太白泉的水”。太白泉远着呢,半个时辰回不来。于是,刘一明故意打翻水,再要一碗。他跟到后面偷偷看,原来冯道人端碗到院子里,找了几根树枝一接,水就来了。据说,后来冯道人就坐化成仙了。

  帮助了一个老人,唐琏便学会了医术

  而“脏康道”,名叫康阳全,巩昌人,他常年不洗脸,起早贪黑,读书钻研医学,为人治病,别人给他酬金,分文不收。民间传说,他是在某一年“六月六”修成的。第二天,道友们去找他,发现“脏康道”已经坐化。桌上留着他的偈语:“多积德行善,少烧香磕头。”

  可见,刘一明教育弟子,依据性格,各有不同的方法,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如此。他的第三个弟子,就是清代甘肃著名书画家唐琏,刘一明的画像、墓志铭,都出自唐琏之手。

  不过,在民间传说中,唐琏是和刘爷同时学道的。故事是这样:刘一明在没有成道之前,叫悟元子,他虽一心向道,可却迟迟成不了正果,只能暗自着急。

  一天,山上来了个叫花子老头,要在刘一明修道的地方借住一夜。不过这个老头,也太不讲究了,破棉袄沾满垢痂,一双鞋早已破得不成样子了,还流着鼻涕。刘一明不愿意别人打搅他的修道,就拒绝了老人的要求。就在这时,唐琏上山来了,他问老人家有啥事。老人不要吃,不要钱,也不说住宿的事。唐琏追问他要啥,老人说:“要娘娘的簪子两双,南海水晶装两筐。”这下,唐琏惊呆了,这到哪里去找。可是,老人却笑眯眯地拉他进了唐琏的房间。

  于是,两人交流了一夜,唐琏学到不少真传。第二天,唐琏送老人下山。谁知,老人却半山腰冲天而起走了。刘一明赶紧问唐琏,原来这就是龛谷老人。此后,刘一明就搬到山崖上的岩洞里,读书修炼,苦心钻研医术,后来终于修成正果。

  这些流传在兴隆山的民间传说,虽然带着神话色彩,但却反映了人们心中的愿望。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不可当真,不可细究,但故事中的行善积德、扶危济困、勤奋好学、苦心钻研,却是永远值得人们学习的。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责任编辑:刘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