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肃北大黑沟再次发现岩画
成为游牧民族生存的文化见证
大黑沟岩画□资料照片
新发现的岩画
工作人员在测量、记录
近日,酒泉市肃北县文物工作人员再次在大黑沟岩画点以北约2公里处发现大量岩画。根据所刻制的方法、内容及自然风蚀等情况分析,和首次发现的大黑沟岩画属同一年代,时代为战国至汉代。
能够辨认清楚的岩画有60余幅
这次发现的岩画分布凌乱,共发现11处,14组,单体画面60多幅,都能够辨认清楚。画面多采用凹刻和凸刻形式,大部分刻画在避风向阳的山坳、陡峭的花岗岩和石灰岩上,主要有骆驼、鹿、马、老虎、猎犬、野牛、狼、北山羊等内容。
大黑沟岩画是河西地区游牧民族的文化遗存,是了解河西走廊西段古代游牧民族历史的重要形象资料。记者了解到,位于肃北县城东约40公里处的大黑沟岩画点,绵延3.5公里,分布位置高低不一,最高处距地面100多米,最低处距地面两三米。
肃北岩画形成于春秋、战国至西汉期间
截至目前,文物工作者先后在肃北县境内发现50多处岩画,其中比较集中的岩画群有7处,主要分布在境内祁连山北麓和马鬃山一带的大黑沟、七个驴沟、野牛沟、灰湾子、老道乎都格和红柳沟,被文物部门划分为70多组,单体画面至少360多幅。
据文物工作者考证,肃北县境内的岩画形成于春秋、战国至西汉期间,最晚的岩刻画也形成于隋“开皇”年间。肃北岩画是古代游牧民族生活、文化的见证,为研究古代居于河西走廊的西戎、羌族、月氏、乌孙等古代西域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与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形象资料。这些岩画处在深山绝壁上,长期“藏在深闺人不识”,保存得比较完好,大部分画面内容线条分明,形象生动,反映的生活和文化场景让人一目了然。
岩画是游牧民族生存的文化见证
肃北境内分布的这些岩刻画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地镶嵌在平坦的岩石上,是古代人经过苦心雕绘得来的。
在距肃北县东南约40公里处,有一条长长的山沟,俗称大黑沟,沟坡半公里长,表面陡峭,沟口的河岸两旁就分布着大量的岩刻画,大多数内容丰富多彩,有狩猎的画面、有放牧的景象、有练武的姿势、有骑马作战的场面……其景观令人目不暇接。点缀图中的动物都是生活在当地的野生动物,除梅花鹿、大角羊、野牛和野骆驼外,还有令人毛骨悚然的老虎、大象等动物,在岩刻画的旁边还发现了岩刻画刻制年代的隋唐“开皇”年号和一些人名题记,这些画面上的人物和动物的形象都是用某种工具敲凿出来的,没有发现刀刻的痕迹。这些岩刻画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主题也都是反映古代游牧民族的现实生活,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当时精湛的技艺,艰辛的付出是多么地可贵。
在肃北县6万多平方公里的山川石壁上,处处留下了古代劳动人民珍贵的艺术作品,除了上述岩刻画外,在马鬃山一带的黑山梁、五个墩、呼然扎得盖、山德尔、和尚水;别盖乡一带的月牙湖、查干格奴、大泉、红柳峡;鱼儿红乡一带的红坑子、碱泉子、八个峡;盐池湾峡谷的小阿尔格勒泰等处也有古代游牧民族的岩刻画遗址。古代游牧民族岩刻画共同的特点是:刻画在避风向阳的山坳的花岗岩和石灰岩上,多以凸刻和凹刻凿制,根据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可以猜测:在古代,游牧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牧场没有专门的房屋和畜圈,避风向阳的山坳可能就是他们的冬春牧场或畜圈所在地;人口相对集中,或是古代游牧民族集会的中心。从岩刻画的图像中还发现,基本上都是人物、动物和植物,就是没有发现飞禽类,可能与古代作画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有关。
有利于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肃北境内的这些岩刻画,产生的年代虽有早晚之分,但人物的服饰和反映的狩猎游牧生活基本相同。据文物工作者考证,这些岩刻画基本上都是春秋、战国至西汉期间生活于这一地区的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遗产,这对于研究这期间劳动生息于河西走廊两端的乌孙和大小月氏等古代游牧民族提供了主要的形象资料。肃北由于地处偏远,虽然分布有丰富的岩画,但由于这些岩画处在深山峭壁,一般人到达不了,因而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
肃北岩画作为文化遗产是非常珍贵的,这对于肃北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乃至敦煌旅游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在敦煌旅游的长远规划中,已将敦煌周边(包括肃北)的旅游景点、文化遗址包括在内,最终形成敦煌大旅游的发展格局,肃北岩画的开发,将本着保护利用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最终为敦煌旅游增添新的亮点。
刘学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