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选民
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12.01亿元,增长5.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362.5元,增长8.9%。
今年以来,民乐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建设特色农业大县为目标,以发展绿色有机循环农业为核心,坚持扩量提质增效并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成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在民乐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奏出了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的最强音。
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快速发展
民乐县围绕特色农业大县发展目标,持续优化“一带四路”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大力推行以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为循环链条的“三元双向”循环模式,走“种—养—菌—肥”一体化的现代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子,形成了完整闭合的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业”思路,着力提升中药材、马铃薯、食用菌、高原夏菜、设施果蔬、小杂粮等特色优势产业效益,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小杂粮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30万亩、25万亩、10万亩、5万亩。着力提升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水平,加快建设食用菌产业园,新建日光温室及钢架大棚390座、食用菌大棚1302座。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产业链条延伸、农业功能拓展、新技术渗透、多业态复合的融合发展先导区,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点39个、土壤改良示范点6个、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15个,有效带动了全县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141期,培训农民1.4万人;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和“12316”短信服务平台,宣传各类农业政策、生产技术,及时发布灾害天气预警及防灾技术措施,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突出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健康养殖,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草产业基地,促进了“种—养—菌—肥”一体化现代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按照“以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思路,拓宽一产为二产提供原料、一产为三产提供基地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着力打造中药材、马铃薯、食用菌、果蔬、小杂粮、肉制品等特色农畜产品加工链,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引导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返乡务工人员兴办专业合作社119个,发展订单农业35万亩,引进“农字号”企业14家,建成4000吨以上冷藏库7个,在大中城市建立农产品直销窗口12个。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积极发展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休闲观光、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打造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的休闲农业产业带及产业群,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在国道227线、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果蔬采摘、旅游度假等休闲农业,金阳光休闲农业示范园被省农牧厅认定为“甘肃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有效促进了农业与旅游、文化、体育、医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农业外向度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外向度和影响力,该县及时组织人员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进行了修订,并在全县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先后修订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5项,推行标准化生产面积85万亩,对654个样本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100%。与此同时,该县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实施农产品品牌育成行动,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推广注册用户6户,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信息化。在此基础上,该县启动运营阿拉木图经销窗口,并积极鼓励发展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直销直供、电商网购等新型业态,绿色有机农产品“东进西出”步伐进一步加快。目前,紫皮大蒜、马铃薯已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紫皮大蒜蒜薹、蒜头通过绿色农产品认证,银河粉丝、紫皮大蒜入选最具影响力甘肃特产,民乐县也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板蓝根之乡”,被确定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国家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全省休闲农业示范县、畜牧全产业链试点县,农业外向度和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