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临夏
投稿

阳光洒满锦绣前程——写在州第十二次党代会闭幕之际

2016-10-27 16:42:31 来源:中国甘肃网-临夏民族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王烁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中国甘肃网10月27日讯 据民族日报报道(记者 赵怀斌)金秋的临夏,阳光灿烂,惠风和畅。10月26日上午,在雄壮、嘹亮的《国际歌》声中,承载着全州各族人民的新期待、描绘着临夏发展新前景的州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闭幕了!

  全体党代表,肩负全州200多万各族人民的重托,认真履行庄严职责、完成各项议程后,满怀豪情地走出会场。

  有一种信念,历久弥坚;有一份豪情,更胜往昔。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理念、推动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成为州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最强音。

  蓝图已经绘就,眼前风光正好,心中信念愈坚……如何把宏伟蓝图化为精彩现实,如何更好地为全州各族人民谋福祉,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每名代表都在思索着、准备着、前行着……

  这五年,临夏走得艰难、走得坚强,更走得踏实、走得豪迈!走到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临夏发展了不起!

  刚刚结束的自治州成立60周年大庆,国际友人参加自治州庆祝活动,国际友人支持自治州庆典活动,让临夏终于站在了一个国际平台上,来谋划自治州未来的发展;许多少数民族自治州、省内各州市纷纷派团到会祝贺,让临夏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断跃升;全州各族人民对过去五年的发展满怀喜悦,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

  临夏是一方充满深情的土地。短短五年时间,党和国家给予临夏前所未有的关心关怀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州视察调研,看望慰问干部群众,对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汪洋副总理先后三次到我州调研指导精准扶贫工作。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重要指示,为临夏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极大地鼓舞了全州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干劲。

  临夏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短短五年时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8万多人,贫困面由52%下降到17.8%,建成了东乡县布楞沟村、积石山县阳山村、康乐县马巴村、临夏县达沙村等一批精准脱贫示范村,临夏市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阳光洒满锦绣前程,临夏人民正阔步走在感恩奋进的路上。

  州党代会期间,杨元忠在东乡县代表团参加讨论时,阐述了“加快建设美丽东乡、富裕东乡、幸福东乡”的美好愿景,真正道出了东乡县人民的共同心愿。“发展方向已确定,东乡前景无限美好,我们就要放手去干、去拼!”刚刚参加完大会的东乡县代表祁发瑞、马文通、马占福等很激动,说出了心里话。

  道路越走越宽广。参加会议的每一位代表对临夏未来充满了信心。

  带着收获的喜悦,州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临夏县委书记安华山在分团讨论时说:“农村是一块充满希望的田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州党代会精神为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全域旅游,城乡结合,指明了方向,增添了信心!”人们知道,就在几年前,在所有人的意识里,临夏县县城建设、脱贫攻坚成效卓著,而发展旅游产业,确实是一个梦。而今,这个梦已经变成了一个灿烂的现实……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更加坚定了他们谋求发展的信心,崭新的临夏县全面发展的蓝图,在代表们学习州党代会精神的过程中,正在徐徐展开。

  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同样振奋不已。“我作为一名基层村党支部书记,州党代会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发展的新希望,坚定了我们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来自广河县的代表、村党支部书记马富荣说。精准扶贫看广河,近两年,广河县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次州党代会的召开,给广大基层党组织鼓足了干劲,增添了信心。

  州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让临夏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

  来自永靖县的代表、永靖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自贤说:“永靖县在全力改善贫困村和贫困群众道路、饮水、住房、电力、就医、上学等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继续落实户均1万元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帮扶贫困群众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促进群众持续增收,确保2018年整县脱贫摘帽,到2020年如期与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州党代会精神让每一个代表更加坚定了乘势而为的决心和信心。“我们从引黄济临等一系列项目建设中,真正感受到了‘跨越发展’四个字的含义。”来自临夏市的代表苏斌说,“学习州党代会精神,让我们底气更足、热情更高、干劲更大!”

  今天,记者见到的每一位代表,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行业,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在新一届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孕育着灿烂春天的季节!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临夏民族日报 责任编辑:王烁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