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投稿

【精准扶贫共奔小康】甘肃电投:凝心聚力助“尼江”脱贫

2016-10-21 08:28:07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李秀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精准扶贫共奔小康】甘肃电投:凝心聚力助“尼江”脱贫

  记者 赵梅

  扶到根上抓教育、扶到本上强基础、扶到点上育产业、扶到志上拓门路、扶到心上建感情……

  自2014年11月启动卓尼县尼巴乡江车村和尼巴村双联帮扶工作以来,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大力推进两村基础设施、教育扶持、培训就业、产业扶持和文化事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摸实情明思路

  为了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双联工作开展伊始,甘肃电投党委迅速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尼江”双联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门力量组成工作组,设立“尼江”工作站,全面开展村情户情民情调研。整理形成了覆盖乡、村“八个全覆盖、五件实事”、扶贫攻坚32项调查内容以及18个方面65项具体数据的调查摸底表、“尼江”两村汇总数据分析表、经济社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双联帮扶工作3年计划和两村小康建设规划等调研成果。

  在此基础上,甘肃电投结合“尼江”实际提出了“111333”帮扶工作思路,明确要围绕省委提出的“四村建设”目标,坚持促进发展中心任务,以牧民增收为重点,以开展双联行动为载体,强化富民产业、劳动就业、社会事业三个抓手,做到产业培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转变生产方式和改善生活条件相结合,外力帮扶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从资金、物力、人才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扶贫先扶智

  甘肃电投抓住关键着力点,把教育脱贫作为联系村“挖穷根”的根本措施和主要突破口。设立甘肃电投教育扶持基金,对两村学生实施普遍帮扶;启动两村小学操场及学生食堂改扩建项目,逐步改善教育设施……先后两次为“尼江”两村203名贫困生发放帮扶金81.15万元。

  针对就业难的问题,主动进村统计摸底,组织招录了两村21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到甘肃电投就业,并在集团公司和兰州理工大学对16名到岗学生进行了3个月的专业培训。

  甘肃电投还把脱贫致富的目光聚焦到提升农牧民技能培训上,多次聘请专家前往两村,有针对性地开展藏餐烹饪、养殖技术、服饰加工、电器电焊等各类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和手段。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两村农牧民学习培训的困难,方便农牧民群众学习新技能,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2016年上半年,经过反复调研、协商、论证,甘肃电投决定投入帮扶资金在尼巴乡政府院内建设一座总建筑面积约2380平方米,集机械修理、电气电焊、音乐舞蹈、缝纫烹饪等技能培训与技能实操为一体的综合性培训中心,配备现代化多媒体教室、电教室、食堂、宿舍等设施设备,将其打造成“尼江”两村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地。

  改善环境培育产业

  在持续“输血”帮扶的同时,甘肃电投十分注重改善两村基础设施,培育壮大富民产业,不断增强农牧民自主“造血”功能。

  一年多来,争取财政专项资金117万元,建设了尼巴村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安装70盏太阳能路灯,铺设3.1公里村道;改造危旧房66户(座);资助20万元传承保护藏戏,购置音响设备,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与尼巴乡政府签订《甘肃电投“尼江”两村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项目出资协议》,设立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基金,大力引导发动致富带头人……一系列坚实有力的帮扶举措,有效改善了“尼江”两村贫穷落后的发展面貌。2016年,甘肃电投已到位双联帮扶资金605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91%,其中,协调争取省财政资金161.8万元,各项帮扶工作有力有序深入开展。

  为了改善以往“靠山吃山”、依赖草场的养殖方式,在甘肃电投产业扶持政策的帮扶下,“尼江”两村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合作养殖、农畜产品加工,引导农牧民成立“牧家乐”“藏家乐”,发展旅游服务业。目前,仅江车村就有3个养殖专业合作社、2家村民自办企业。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李秀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