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正文
投稿

长征路上的“加油站”哈达铺 发展红色旅游加快脱贫攻坚进程(图)

2016-10-17 01:09:15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王若瑜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采访团参观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中国甘肃网10月16日讯 (本网记者 李秀清 文/图)15日,由中宣部组织的中央媒体和省级媒体编辑记者“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甘肃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镇,参观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重温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历史,领略红色文化的魅力,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并感受红色旅游和精准扶贫给哈达铺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

  哈达铺镇位于陇南市宕昌县西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宝贵的红色革命旅游资源。哈达铺地处岷山山系和西秦岭延伸部分交错地带,是陇南市通往西南的重要交通窗口,属汉、回、藏等多民族地区。境内地势缓,物产丰富,集市繁荣,自古就是甘川道上的一个军事要冲。

  1935年9月、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先后两次经过宕昌哈达铺,并在这里做出进军陕北去的重大决策,留下了珍贵的革命遗产,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之地,被誉为红军长征“加油站”。

  哈达铺镇新寨村

  在哈达铺镇,采访团成员详细了解当地居民生活,并采访了当年红军留下的感人故事。同时感受着当地利用红色文化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推动脱贫攻坚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里,来自全国和省市主流媒体的编辑记者们了解红军在甘肃境内发生的故事,参观红军留下的红色遗产的同时,体验当年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哈达铺镇区,与国道212线相邻。共有文物10个,1997年被列入全国37家重点革命纪念馆,可用于修学教育、历史学考察等旅游。目前,宕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进行了提升布展。重新开馆后的纪念馆展览面积增加到2000多平方米,展览主题专讲哈达铺故事,突出特色。

  今日哈达铺,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景区。据了解,现存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为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由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住过的小院“同善社”,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住过的“张家大院”,原哈达铺“邮政代办所”五处旧址组成,总占地面积4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另有“哈达铺苏维埃政府”、“苏维埃哈达铺游击队司令部”两处遗址占地面积420平方米,房屋18问,216平方米。

  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座落在由382家店铺组成的一条长约1200多米的街道上。据介绍,这是红军在长征途中走过的最长、保留当年原貌最完整的一条街。

  位于212国道旁的哈达铺镇新寨村,两面青山围绕,河流穿流而过,是西北部进入哈达铺的第一站,这里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且新寨村融入哈达铺镇红色文化资源,让来往游客在青山绿水间,欣赏明清古风的同时,接受红军长征文化的熏陶。

  据当地导游介绍,新寨村特色风貌景区建成后,将构成哈达铺红色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独具一格的红色旅游线路。顺212线从新寨村西北端进入新寨村,游客欣赏完新寨村浓浓的乡土味和特色的明清古风后,在哈达铺长征纪念馆和红军一条街,缅怀革命先烈,瞻仰革命先辈的光辉伟绩。

  今年恰逢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十一黄金周期间,红军长征途中名副其实的“加油站”哈达铺红色旅游景区,再次成为游客们的旅游选择,游客接待量比往年增加。据统计,“十一”黄金周,宕昌全县共接待游客14.9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755万元。

  “没有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也不可能去学习发展旅游的经验,并创办现在的企业。”哈达铺红军鞋厂经理高月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

  哈达铺红军鞋厂创建于1998年,是一家新型手工加工企业。生产的“红军鞋”是由红军当年穿着草鞋,走过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在哈达铺整编而得名。近年来,依托红色旅游,通过企业培训,订单收购,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妇女和残疾人在家灵活就业。

  采访团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前合影

  近年来,哈达铺镇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从解决群众最根本的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结构,以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为基础,发展订单药材,拓展其他富民产业,新发展养蜂、养鸡、养羊、养牛等产业;规范化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以“支部+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致富能人+合作社+农户”等的带领模式的多类型合作社。镇上实施了通乡村公路、通广播电视、整村推进扶贫、人畜饮水建设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截至2015年底,哈达铺共脱贫795户3622人,贫困面由2013年底的40.11%下降到了28.14%,减少贫困率达12%,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40元,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40元,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王若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