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10月13日讯 (通讯员 陈万吉) 近日,“节日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暨全国民间文艺之乡经验交流会”在南京高淳“中国民间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召开,临夏州民协副主席、花儿学者聂明利代表甘肃省参加并交流了论文“保护与传承并重,积极打造临夏‘中国花儿之乡’品牌”,畅谈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甘肃临夏是中国花儿主要的发祥地和传播地,广泛传唱于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等民族中,唱词和曲调非常丰富,“花儿”会众多,一直被学界誉为“花儿之乡”。2004年8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国花儿之乡”称号。分别授予康乐县莲花山和和政松鸣岩“中国花儿保护基地”、“中国花儿传承基地”,授予马金莲、汪莲莲等一批民间歌手为国家级花儿传承人。2006年3月,永靖县、积石山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民歌考察采录地”;是年6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临夏州成立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花儿”专业委员会,批准“花儿”专业委员会创办《中国花儿》期刊,现已版三期。2007年4月,成立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花儿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花儿专业委员会日常事务。200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花儿”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独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认为,民俗是动态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当时的风尚。“过去我们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风俗就是一种风尚。民俗是根据经济、文化、社会不同层面的发展,在某一个区域显现出来的。到了当下,在现代科技非常发达的情况下,传承我们的民俗文化、节日文化、传统工艺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著名学者张道一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长期潜心研究美术和工艺美术的历史及理论。他打过一个比方——在研究传统民间文化时要学着“张果老倒骑驴”,“人往后看,只能看到过去,然而驴又驮着他往前走,一直走向未来,这不就是对待历史、研究历史的辩证法吗?其实,对待、研究传统与文化,以及任何事物,何尝不是如此呢?”
此次会议由中国民协、江苏省文联、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