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何彦峰
一个武都区石门乡的普通农民,但提起养殖能人刘王社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十多年来她艰苦创业,凭着自强不息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白手起家创办起养殖场,成为当地脱贫致富奔康路上乡亲们的带头人。
1998年,看到别的村群众陆续富了起来,她的心里难以平静。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利用两水综合厂闲置的厂房房建立一个小型养猪场。规模化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农村传统养殖方法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且工作环境差、风险高的行业,面对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没有退缩,认真学习饲养技术,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绿色科学养猪的方法和实用技术,变成了村里村外的养猪能手,让大家都看到了养猪的希望,当地人们对于养猪这一行业的传统观念正在悄然改变,前景变得越来越好!
“天还没有亮,穿着白大褂的她已经在猪舎里忙碌开了,一边喂饲料,一边观察猪的成长状况”,自从办起了养猪场,天天与猪为伴,观察、研究、摸索,每天忙活到深更半夜。自母猪分娩开始,每天晚上都是刚睡下又起来,观察、接生,有时就干脆睡在猪圈里,在她的精心看管下,分娩成功率高达90%,一年下来,她小小的养猪场,分娩仔猪数百头,去掉各项成本,年纯收入近2万元。为适应市场要求,2006年,她又投资新上了一座蛋鸡场,饲养量达2000只以上,年纯收入节节上升,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靠养殖致富的专业户。
“近年来,武都的经济快速发展,传统的养殖方法制约产业的快速发展,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科学养殖才是我们脱贫致富的道路。”她说。不懈的努力使她的养殖技术日臻成熟,规模也在逐步扩大。2011年她又投资100多万元,在水地坝村沙坝荒山坡上新建了一处占地50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场,并注册成立了武都区诚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了提高养殖和水平,新建标准化猪舍五栋,购置自动化养殖设备,代替了原来落后饲养方法。经过不懈努力大大提高了猪的出栏量和成活率,使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攀升。
“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掉,但不能被打败”。多少个日日夜夜,饲料采购、加工、产品销售,搬运、开三轮摩托,家畜的饲养管理、防疫打针、分娩接生,身兼数职,承受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巨大的精神压力,风吹日晒,尽管已经五十岁的人了,但她的脸上任然露者灿烂的笑容,显示出不屈服于艰难困苦的坚强毅力,以强者的姿态展现了新时期农村妇女的精神风貌。
目前,良种繁育场占地7亩,管理用房300余平米,六栋猪舍2300余平方米,鸡舍两栋,800多个立体鸡笼,承包蔬菜大棚十亩,建设沼气池150立方米,供气户数20多户,总投资达160多万元,形成了种植业与养殖业同步发展的农牧结合型现代养殖场。年可饲养能繁母猪280头,出栏仔猪2000余头,肉猪2000余头;饲养蛋鸡2000只,提供蛋品2.4万公斤,产品远销四川及省内岷县、舟曲、宕昌、文县等地,年实现销售收入约500万元,利润40余万元。在她的扶持带动下,周边农户年可增加收入1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