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韩春雨实验”期待独立调查
邓海建
10月10日晚,12位学者决定实名公开他们“重复”韩春雨实验方法的结果:“阴性的”“不工作”等等。这样的结论通俗表达即是,他们没能“重复”出韩春雨的实验,其实验方法“让人怀疑”。这并非第一次有人质疑韩春雨的实验方法,但,愿意实名站出来并接受公共媒体的采访,十分罕见。
“为中国学界名声”而实名发声的12位学者,算是有理有据地将了韩春雨一军。如果说上一轮国外专家学者的质疑算是“羡慕嫉妒恨”,那么,在实验本身的盖头迟迟难以全面揭开的语境下,中国学者群起而“倒戈”,恐怕不能情绪化归于“没事找事”。这一曾被誉为“诺奖级”的科研成果,似乎正忽忽悠悠成为中国科研领域风骨与正气的“分水岭”。
这不是围观者与韩春雨个人之间的纠结,而是中国学界与科研风习的孤例探微。当然,有个常识需要重申:“韩春雨实验”的不可重复性,与实验本身的主观造假可能性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联。若没有充分的调查,没有独立的论证,谁也不该匆忙给年轻的科研学者扣上臆断的黑帽子。
不过,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一方面,基于科学研究的尊重与严谨,不宜直接对真相未明的“韩春雨实验”做有罪推定;另一方面,也正是基于科学研究的尊重与严谨,才需要抽丝剥茧将“韩春雨实验”证实或证伪在公共理性之下。略显遗憾的是,作为年轻学者,韩春雨在面对业界或舆论质疑上,多少有些游离于公众关切的核心:比如一味强调学校的信任,比如拒绝透露重复试验成功的信息……这样的姿态,并不利于平息舆论。
眼下,唯有独立调查方能给“韩春雨实验”以定论。说句题外话,经此一役,地方部门当深谙一个基本道理:论文与成果,不是一回事;高级刊物论文与资源倾斜之间,别太功利地画上等号关系。最起码,屠呦呦得诺奖的事实早告诉我们,科研贡献与论文之间,不存在太表象化的臆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