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嘉峪关
投稿

嘉峪关市努力不让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丢失

2016-09-20 11:26:42 来源:中国甘肃网-嘉峪关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王彤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身边的这些“宝贝”你知道吗

  我市努力不让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丢失

   中国甘肃网9月20日讯 据嘉峪关日报报道 (胡杨 赵明霞)“十二五”期间,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在积极做好“非遗”项目整理归纳等基础工作的前提下,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在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管理和利用等工作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绩。

  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目前,我市拥有省级项目4个:嘉峪关故事传说、嘉峪关民间小调、嘉峪关地蹦子和嘉峪关石砚制作技艺。市级项目20个:嘉峪关霸王鞭、嘉峪关大轱辘车制作技艺、嘉峪关烤肉串、新城酿醋工艺、嘉峪宝卷、大漠风雨雕石艺画制作工艺、嘉峪关灌猪肠制作技艺、嘉峪关文殊镇婚嫁风俗、嘉峪关芨芨草编扎工艺、嘉峪关烧壳子制作技艺、嘉峪关楹联习俗、嘉峪关锁阳油饼子制作技艺、嘉峪关麻腐饺子制作技艺、嘉峪关面筋制作技艺、嘉峪关油饼卷糕制作技艺、嘉峪关剪纸工艺、嘉峪关泥塑制作技艺、嘉峪关新城五粮酿酒工艺、嘉峪关雨鸣洲涮羊肉制作技艺、嘉峪关鲍福记羊肉粉汤制作技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人,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7人。

  建立了地蹦子、霸王鞭、嘉峪关小调、嘉峪关烤肉等十个传习所。打破以往“非遗”传承模式,把“非遗”请出农村,邀请传承人到城市来给城里人当老师,让“非遗”有更为广袤的发展天地,真正实现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在市内组织了纪律性强、有一定舞蹈表演经验的社火队学习嘉峪关地蹦子、霸王鞭,使其成为专业展演的秧歌队,并在我市旅游旺季,在景区、广场等地进行展演,让游客在游览名胜古迹的同时,了解我市浓郁、深厚的民间文化;成立了嘉峪关市民间艺术团,以表演传唱嘉峪关小调为主要任务,吸引了全市民间艺术爱好者80余人参加,储备了嘉峪关小调20多首,并在社区及雄关大舞台演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峪关小调的广泛传播。

  创新“非遗”传承和保护手段,建设了嘉峪石砚、新城黑醋、大漠风雨雕石艺画6个生产性保护基地。结合嘉峪关建设华夏文明传承与创新区的规划,选择与旅游结合紧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别是民间民俗文化产品和民间工艺品,使它们在抢救和保护中走向产业化和市场化。目前,已经着手将嘉峪石砚、新城黑醋、大漠风雨雕石艺画扩大生产规模,申请专利、商标,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转化为生产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完成了收集、整理我市民间文化资料的工作。出版《嘉峪关民间故事传说》《嘉峪关民间小调》《嘉峪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峪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学生读本》。同时,向各学校免费发放《嘉峪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教材》,普及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

  极力发掘新项目,扩充我市“非遗”名录。大力探索新的“非遗”线索,通过对市区及周边村落的走访、多次摸排、调查、验证,已发掘了嘉峪关手工擀面、嘉峪关沙画等“非遗”资源,计划在今年完成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嘉峪关日报 责任编辑:王彤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