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9月18日电(记者梁军张玉洁)17日傍晚,76岁的李红德独自走在敦煌街道,不时停下脚步,指引问路的游客。
他的身后,矗立着敦煌市的地标——一尊5米高的反弹琵琶石像,取材古代画匠在莫高窟中创造的艺术形象。
李红德的家就在敦煌。在他眼里,时间没有让敦煌这座古城老去,反而在层层累积中散发华光。它的变与不变,吸引着无数人奔赴探寻。
千年间,敦煌的发展紧扣丝绸之路的脉搏。兴盛时,敦煌商肆林立,能够接待上千人的使团。衰颓时,数万居民被迁居至嘉峪关以内,敦煌城被弃置。清代,敦煌又兴人烟,但昔日的辉煌已难再现。
“以前敦煌城很小的,农村进城赶毛驴。现在你看多方便,路又宽又干净,公交车、私家车多得很。”李红德说。
近年来,敦煌发展进入加速期,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新落成的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宫殿式建筑再现汉唐风韵;近期完工的敦煌机场改扩建工程,将世界与敦煌的距离拉得更近;2016年,敦煌累计植绿120多万平方米,超过前10年总和。
扩大城市规模的同时,敦煌为市容“做减法”:敦煌市清理一大批户外广告和电子屏,城市的古朴风貌得以重现。
古代丝绸之路上,敦煌作为中西交往的门户,各国商贾们在此互相贸易;而今,莫高窟、月牙泉、阳关历经岁月积淀,敦煌变成了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
上世纪80年代,敦煌莫高窟全年接待游客不足万人。敦煌研究院预计,今年莫高窟全年将接待游客150万人次。
作家冯骥才在《追问敦煌》一书中说:“世界任何传说中神奇的地方,只要去过一次便不再神奇。但惟有敦煌,在你造访之后,心里的感觉反倒更加神奇。”
如今,引入数字技术的古老敦煌,已步入智慧旅游新时代:免费的无线网络已经覆盖全城;进入旅游景区,游客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能享受电子导游服务。
来自上海的游客田园说:“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球幕电影还原了洞窟景象,拉近了与游客的距离。看过电影,对敦煌和莫高窟的历史有了了解,再去看窟,体验更好。”
时光流转,敦煌变换了时代魅力。不变的,是人们对古老文化的守望和城市开放包容的胸怀。
如何让沙漠边缘的莫高窟抵御环境的危害与时间的侵袭,是敦煌研究院几十年来所致力的目标。2008年启动的莫高窟有史以来最大的保护利用工程,使进入窟区的年积沙量减少了85%以上;洞窟微环境监测在内的多种监测体系,使莫高窟保护从“抢救性保护”迈向了“预防性保护”。
“我们希望壁画青春永驻,今年这样子,明年还是这样子。”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说。
中西方文明在敦煌碰撞。为了与全球共享这一世界遗产,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30个莫高窟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对外展示,为世界的敦煌学术研究开放服务。
20日,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即将召开。届时,76个国家和51个国内代表团的相关人士参会,8000余件来自丝路沿线国家和国内重量级文物展出。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举办,搭起了文化交流的纽带,奏响了合作发展的乐章。”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李并成认为,敦煌必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交流交汇交融的高地。
跨越千年,风云际会。昔日繁华的敦煌,伴随“一带一路”机遇,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