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正文
投稿

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马培仁

2016-08-30 16:53:52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杨梦园(实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第五届甘肃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

  马培仁,男,汉族,1963年6月生,永昌县东大河林场新城子资源管护站站长。

  人生的价值不在索取,而在真情奉献。这是马培仁常说的一句话,在他37年的工作生涯中,他用汗水和双脚践行着自己对伟大思想的理解。

  马培仁,是永昌县东大河林场的一名护林员,1979年参加工作,如今已经干了37年护林工作的他仍然用自己坚实有力的双脚,在陡峭的大山里走的如履平地。37年,1万多个日日夜夜,马培仁穿行在这片绿海中,用心呵护林区,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镍都金昌的“生命线”。

  用脚“丈量”深山林海

  马培仁的父亲马智德,是上世纪60年代初东大河林场的第一代护林员,在深山老林坚守36个年头,直到1998年退休。在马培仁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位对工作高度负责的人,把林区看得比自己的家都重要,孩子们有时几个月都见不到父亲一面。父亲每次从家里返回林场时,都要带上不少烤饼和炒面,当做巡山时的午饭。那时经济困难,盗伐林木的事时常发生,马培仁记得,父亲多次因为阻止不法分子偷树被打伤,但他矢志不移,用生命守护着这片林海。

  每年寒暑假,父亲经常带马培仁进山,教他认山上的花草树木,讲山里的故事……大山的广阔胸怀和无限秀色深深吸引了他的心。

  1979年,当得知林场正为招不到人发愁时,年仅17岁的马培仁毅然报名成了林场一名正式工人,从此与山林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上了护林员,马培仁驻守的第一站便是金沙窑护林点。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个水壶,成了他工作时的三件必备品。渴了喝一口山泉水,累了就靠着大树歇歇。很快,群山林海画在了他汗迹斑斑的笔记本上,印刻在了他的心间。

  1980年10月,马培仁调到三岔护林站,独自承担起护林站上万亩林地的看护任务。在林站那眼窑洞里,马培仁一呆就近3个月,白天巡山瞭望,晚上在昏暗的柴油灯下填写护林日志,翻看林业书籍,度过寂静漫长的冬夜……

  每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的防火期,也是祁连山区最为寒冷的季节。作为林区防火的排头兵,马培仁每天天一亮就背上馍馍,顶着北风上山巡护。

  每一趟巡山,平均要走40多公里路。马培仁说,不管走得多累,只要有查不到或查不清的地方,他就绝不停步,因此常常走得腰酸腿疼脚打泡。为此,他一年要穿坏八九双鞋。

  东大河林场东西长120公里,南北宽20—50公里,共有7个护林站。37年间,每一个护林点都留下了马培仁的足迹。有人算过,他每年在林海中完成了一个万里长征。

  用责任守护一方绿荫

  莽莽祁连山,峰峦并峙。越山峰,入林海,随身携带的木棍是马培仁唯一的“武器”。爬山越岭,孤身独行,风吹日晒……他从未有过畏惧。

  马培仁并不是没有遇到过危险。在金沙窑护林点,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马培仁在一次巡山中,一脚踏空,直接滑下近10米的山谷,衣服被划破,身上划开了几道血口。

  1993年12月,漫天的雪花给祁连山穿上了肃穆的冬衣。马培仁巡山来到一个叫大林沟的地方时,突然看到不远处冒出一位不速之客——一只狼站在林边雪地上,马培仁又惊又怕,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惊恐过后,他拿出自己手里的棒子,大声地吆喝起来。对峙了一会儿,狼跑了。

  改革开放之初,有人将目光盯上这一片林海,他们利用护林员早晚巡逻空档进山盗伐林木。马培仁便与同伴带上干粮,在山中潜伏两天两夜,把盗伐者堵在了山中。为了逃跑,盗伐者拿着柴刀威逼马培仁。面对刀刃,马培仁丝毫没有退缩,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赢得胜利。

  还有一次,正在山上巡逻的马培仁发现3个村民在山上盗伐林场木材。他立即上前制止,那三人见他孤身一人,便威胁道:“这几棵树我们砍定了,看你能咋样!”马培仁大喝一声:“你们不要以为人多势众,只要有我在,决不允许你们再动一棵树。”那三人见硬的不行,又拿出几十元钱硬要塞给他买烟抽,马培仁严辞拒绝,及时赶到护林站汇报,派出所对这三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实现包干到户后,农户们置办农具和翻修房屋需要大量木材。一些亲朋好友便把目光落在了马培仁身上,多次找到他求情,想“沾沾光”。对此,马培仁耐心解释,婉言拒绝。为这,他得罪了不少人,落下了“六亲不认”的“骂名”。马培仁说,如果我把看护的国家财产当人情送,这和“监守自盗”没什么两样!

  把心献给这一片山林

  2000年底,马培仁调到新城子资源管理站担任站长。岗位变了,肩头的责任更重了。

  新城子站管护区区域较大,社情复杂。马培仁认为仅靠管护站管护力量有限,他多次去相邻村组做工作,用真诚打动了干部群众,与周边的村组签订了共同保护边界林木的协议。

  多年的护林工作,使马培仁不仅摸清了管区的情况,而且找到了切实可行的管护办法。他说,进山放牧的牧民、坟头户主、林缘地块户主及智障村民的监护人是森林防火的重点,必须要和他们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

  由于几十年在高寒林区奔波,老马患上了萎缩性胃炎、高血压、关节炎,有时浑身疼得动弹不了。尽管这样,一旦到了巡山时间,他都没有丝毫犹豫,吞下几粒药片,立马出发。

  对待工作,马培仁是问心无愧的。但在他内心深处,对家人却一直非常地愧疚。由于每年长时间忙在护林站上,有时两三个月回不上一趟家,两个孩子在4岁之前,每次在他回家的时候都感觉陌生,不喊他“爸爸”。而对于妻子李永兰,马培仁同样充满愧疚。自从结婚后,妻子便独自挑起家里所有的一切。1998年春种时,李永兰的左眼被化肥灼伤,两个孩子也一前一后感冒了。农时不等人,妻子无奈之下托人捎信给马培仁,马培仁却由于护林点林地纠纷一时回不来。等10多天后马培仁回到家,地里庄稼已种下,妻子的眼睛却红肿得睁不开了。马培仁赶忙带着妻子从金昌到武威治病,先后花费1万多元,妻子也为此吃了整整4年的药。如今,李永兰的左眼还是看不清东西。

  2004年7月,马培仁21岁的女儿马燕大学毕业后,也毅然选择了林业行业,成为新一代林业工作者,踏着父辈们的足迹,穿林海、越山岭,用青春和赤诚延续着守护林海的神圣使命。

  马培仁穿行在东大河林区的山林中,下午的阳光照射在他微微弯曲的背上,长长的身影和树木的影子交织在一起……

  马培仁先后被评为金昌市2008年度感动金昌“真情人物”、“工行杯”感动甘肃·2010’十大陇人骄子。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辞是:生命之水源于绿色,绿色之根源于阳光,阳光之灿源于心灵,大山深处的这位护林人,正是用心灵的阳光,呵护了绿色,哺育了生命。2015年马培仁荣登“中国好人榜”。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杨梦园(实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