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投稿

兰州文明交通协管员——红绿灯下的守望者(图)

2016-08-23 09:25:40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文明交通协管员

  红绿灯下的守望者

  工作中的交通协管员

  近年来,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出现在我们这座城市,在每个十字路口都能看到几名挥动着小旗子,背上写着“文明交通协管员”的工作人员。他们中许多是下岗职工,但是他们的存在却有着非凡的意义。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确保了一方的安全,营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让城市文明程度日渐提高;因为他们的存在,交通事故逐渐减少;因为他们的存在,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了。

  平均每天吹口哨300多次

  文明交通劝导员和交警一样,无论日晒雨淋都战斗在维护城市交通的第一线,为我市文明城市的形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名交通协管员一个上午给人指路达百次;平均每天吹口哨300多次;指挥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过街量不计其数,这就是文明交通劝导员的缩影。当日下午记者来到酒泉路十字,看到两名手持小旗,带着帽子正在吹哨子,协助交警指挥交通的女协管员。记者看到两名协管员大约40来岁,皮肤已经被烈日晒得黝黑,额头上不停地流着汗水。当日下午天气非常热,记者露天站上10分钟就汗流浃背了,但两名协管员顾不上擦汗,不厌其烦地指挥、劝导每一个试图闯红灯的行人或用自行车搭人的交通违法者。在现场记者看到两名年轻女子准备闯红灯过马路。“快停下,等绿灯亮了再通过。”一名协管员先是吹了声口哨,接着高声对两名女子说道。

  呼吁市民文明过马路

  协管员陈丽告诉记者,别以为做劝导员很简单,其实很累很单调。陈大姐说,不管风吹日晒、雨打霜冻,他们每天要制止闯红灯、不走人行道、自行车带人等交通违法者上千次,有时候喊得嗓子都哑了。除了这些,他们还要不断给问路的市民提供指路服务。陈大姐计算过,她一个上午最少要给人指路100次以上、平均每天要吹口哨提醒违法者300多次。果然,在记者采访的时候,10分钟内她就给8个人指路。此外,一看到有人闯红灯,她就上前阻止。采访中记者询问,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不听劝的人咋办时?陈大姐说,这时候她一般会好好给对方讲道理。如果对方有一些过激的话,她就假装没听到。最后陈大姐说:“我们总能在第一时间感知着我们这个城市文明进步的脚步。”刚执勤的时候,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的现象很多,这两年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等活动,加大了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大部分市民文明交通的意识都得到增强,也减轻了他们的工作强度。

  给予交通协管员尊重和理解

  城关交警大队一名负责人称,交通协管员很辛苦、很累,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尊重。交通协管员不是在编的警察,他们大多是临时工,有些市民不服从他们的指令,而且待遇低,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可他们在如此辛苦的工作过程中,往往还扶老携幼,遇到老人过马路,他们就搀扶过去,遇到推婴儿车的女士,他们就搭一把手,帮忙过一个台阶。交通协管员是城市文明的使者,他们需要被理解。

  市社科院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交通协管员协助交警维护正常道路交通秩序、防止行人交通违法,保证交通秩序和市民安全,在某种意义上讲,交通协管员的形象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因此,做好协管员工作,必须加强自己的修养,必须时时注意交通协管员的形象。要与成千上万的市民打交道,要让他们配合好工作,温情执法、亲情服务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据了解,我市目前有近千名文明交通劝导员。市民们每每经过路口,在等待信号灯的间隙视线总会被这些交通使者吸引,看到他们有时近乎用自己的躯体阻挡着过线的自行车和电动车时,也会替他们捏把汗;当看到他们成功劝阻一辆辆车子返回非机动车道或者退回停车线时,内心会感到无比欣慰。因为有了他们,行人、自行车、电动车更加规范了,路口也是更加有序顺畅。

  兰州日报首席记者 葛强 文/图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