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寻访兰州老地名
中山林:昔日老兰州人的城中乐园
中山林如今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原来在中山林的孙中山先生的铜像,现奉安于五泉山寺内。
1951年的中山林
今天我们在兰州的许多公园里看到的垂柳,就是当时由杨慕时引进到兰州的。
说起中山林,现在兰州的许多年轻人,只知道作为地标名词的中山林是公交车站的一个站名,他们却不知道,当年的中山林还曾是民国时期兰州的一方文娱游乐的场所。上了点年纪的老兰州人,至今对中山林仍是记忆犹新。
中山林东起方家庄、二郎岗,西至西北大厦,南到山边。这里原先叫萧家坪,是肃王妃子的胭脂地。也就是今天的大约为甘肃日报社至市政大坡一带。
甘肃人工造林绿化兰州的创始之举
“兰州中山林的营造,始于1926年左右,即是冯玉祥将军的部队进驻兰州以后。”1938年出生的张敦田为有色一建中学的退休教师,刚解放那会他就住在中山林对面,风景秀丽、环境宜人的中山林公园在他儿时的记忆里留下难以磨灭的烙印,伴随着他的回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逐渐清晰起来:“冯将军虽是一介军人,却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所到之处,种树栽柳,大力兴修水利。他率部进驻兰州后,就开始营造兰州的中山林。当年中山林的规模很大,东起房家庄(红泥沟以东),西至旧日的‘西北大厦’。当时这项营造中山林的工程,是由时任甘肃建设厅厅长的杨慕时主持。”
“说到这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佳话。”他说:“杨慕时为了更好地造中山林,还特地从千里迢迢之外的江南水乡,引来了江南特有的那种轻风漫舞的垂柳,为昔日的中山林增添了不少雅趣。兰州原生态的柳树,是一种叫‘桂柳’的树种,这种兰州的乡土柳树,树冠高大,柳枝不是下垂,而是向上生长。每到春季,柳枝上还结出‘柳树骨朵’,煞是好看。今天我们在兰州的许多公园里,看到的绿丝婆娑,姿态俊秀的垂柳,就是当时由杨慕时引进到兰州的。中山林的营造,可谓是甘肃人工造林,绿化兰州的创始。”
“中山林东起方家庄、二郎岗,西至西北大厦,南到山边。这里原先叫萧家坪,是肃王妃子的胭脂地。二十世纪初是一片荒滩坟茔,野草丛生,很少有人活动。也就是今天的大约为甘肃日报社至市政大坡一带,如今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我省史志专家邓明的描述也为旧日的中山林画出了清晰的轮廓。
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庄严殿堂
抗战开始后,兰州成为日军的重点轰炸目标之一。1939年2月20日、23日中国空军和苏联援华航空队在兰州上空击落日本飞机15架。1939年2月27日至3月9日,空军部队在中山林举办了大型展览,展出了日本飞机的残骸以及日军指挥刀等物品。此时,中山林已被改造成“中山林公园”。
“中山林早先只是一个植树造林的地方。”张敦田一边回忆一边讲述,思绪已沉浸在那久远的记忆里:“时至1939年,省政府则把中山林选定为安放孙中山先生铜像的地方。同年10月完成了奠基,并于11月12日暨孙中山先生诞辰73周年之际,在中山林隆重举行了孙中山先生铜像落成揭幕典礼。孙中山先生的铜像面东而立,高2.4米,手拄‘文明棍’,凝视远方、神态自如、栩栩如生。”从这一天起,中山林也就成了人们瞻仰这位伟人仪容风采的地方。
老兰州民俗营造金城“清明上河图”
张敦田告诉记者:“据刘亚之先生生前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当年中山林栽种成活的杨树、柳树、侧柏、槐树、榆树等大约有十五、六万株。1943年,时任甘肃建设厅厅长的张心一,还特地请来了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营造者,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南京大学教授付焕光教授,也就是他亲自来到兰州指导、设计、建造的兰州中山林。”
那时的公园里绿树成荫,树下搭建起一座座凉棚,成了具有兰州特色的茶园、茶社。游人在这里品茗饮茶,谈天说地,其乐无穷。每逢节假日,那些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风度翩翩的男士,打扮入时的摩登女郎,僧道凡夫,商贾小贩,市井贫民,鸿儒白丁,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等,皆纷纷云集在这里。
游人在这里不仅可品尝到兰州的风味小吃甜醅子、酿皮子;还能看到江湖艺人在这里摆摊卖艺的,有变戏法的、说书的、唱戏的,有吹笛算命、下棋的,还有耍拳弄棒、敲锣戏猴的等等,不仅是一个活脱脱的兰州“清明上河图”,更是老兰州民俗风情的一个缩影。
老街巷、老地名是兰州城市文化的根
“到了夜幕降临,中山林的街道上,就会听到‘卤鸡蛋……烧鸡’的叫卖声,这些人多半是来自外地外县的人。”张敦田说:“他们肩上扛着一个二、三尺长的木头盘子,盘子里装着卤好的鸡肉和鸡蛋,上边盖上一块干净的白布,手里还提着一个玻璃灯照明,那时候兰州还没有路灯,他们一边走,一边吆喝叫卖。这种极具特色的吆喝声真是遥遥入耳,至今仍难已忘怀。”
解放后,中山林还举办过大型菊花展览,动物展览,马戏团表演等活动。直到1956年,原来在中山林的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奉安于五泉山寺内,后改建成了现在的孙中山先生纪念堂。“孙中山铜像的迁移,可以说是中山林消失的标志。一座风光了30年的公园,就这样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张敦田告诉记者:“今天我们追忆兰州的那些老街名、老地名,叙说这些老街巷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不仅仅是为了怀古念旧,而是要更好地寻找兰州的历史文化。兰州的这些老街巷、老地名就如同鲜活的历史一样,是有生命的,是兰州城市文化的根。今天我们怀旧的目的,不是为了复旧,而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在原有的历史文化基础上创新,这样才是真正的创新。”
兰州日报首席记者 李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