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正文
投稿

【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揭开临夏和政县“万兽谷”的神秘面纱(图)

2016-08-02 09:17:25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兰琴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治国理政进行时

  和政县桦林古生物化石原址埋藏馆(资料图片)

  原标题:揭开“万兽谷”的神秘面纱

  新华社记者 聂建江 王博 黄文新

  蓝天白云下面是青青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的油菜花这里一片,那里一片。盛夏的桦林村以其典型的西北乡村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

  桦林村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的一个普通村子,因山上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桦树而得名。上世纪中期以来,桦林村村民在田间耕作时经常发现黄土中有灰白色的石头,形状怪异,种类繁多,不少村民联想到传说中的动物——龙,因而他们把这些石头叫做“龙骨”。

  “三铁锹就能挖出一块龙骨,”今年43岁的桦林村村委会主任马胜荣说,“小时候跟着家里人翻地挖渠时经常能挖出‘龙骨’。”

  老人们说,“龙骨”可以止血,有药用价值,村子里经常有人来收购。“虽然不太值钱,几毛钱一斤,但对村民来说却是一项意外的收入。”马胜荣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不少村民在农闲时间去挖“龙骨”。桦林村至今还存留着村民挖“龙骨”的采洞:高不足两米,仅能容身,洞内弯弯曲曲,洞壁上都是残留的“龙骨”碎片。

  据不完全统计,仅1970年至1984年的14年间,和政地区被收购的“龙骨”就达900余吨。“龙骨”的大量发现也给桦林村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这里难道曾经是“龙”生活过的地方?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桦林村“龙骨”的秘密才被揭开。中国科学院、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兰州大学地质系等多家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陆续来到桦林村。他们经过多年实地考察和研究后认定,这一区域频现的“龙骨”实际上是一批价值极高的古生物化石。

  和政县属于临夏盆地,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边界,青藏高原隆升的秘密就沉藏在桦林村这样的地方。随着考古发掘的一步步推进,桦林村所在的和政县竟发现古生物化石出露点80多处,先后出土化石3万多件。

  专家们在村民挖出来的化石外面缠上麻袋、打上石膏,连同泥土带回去研究。经过鉴定研判,专家们确定,这批化石分属新生代晚期的4个不同哺乳动物群:底部红色沙砾岩中埋藏着距今3000万年的巨犀动物群;下部埋藏着距今1300万年的铲齿象动物群;中部以红土为主,埋藏着距今1000万年左右的三趾马动物群;上部的黄土堆积中埋藏着200万年前的真马动物群。动物是在死后受流水二次冲击,堆积在和政及周边地区。

  其后的科学论证成果更让人吃惊:这里的古生物化石占据了六项世界之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化石产地;世界上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铲齿象头骨个体发育系列史;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头骨化石;世界上最大的真马——埃氏马;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

  在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出土最丰富的桦林村,如今已经建成了以化石出露点为主体的原址埋藏馆。埋藏馆中保留着化石探采和出土的原貌,几千万年的历史就这样凝固在土层里。

  “龙生活的地方”如今被命名为史前“万兽谷”,桦林村神秘的面纱被揭开,当年的“采骨人”也成了化石保护的信息员。为了延伸政府保护的触角,和政县组织搭建了县乡村三级化石保护信息员网络,信息员们承担日常巡查和发现上报的工作。

  和政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展出了2000多件价值极高的化石,而在博物馆的库房里,还存放着3万余件化石,等待进一步研究。

  如今最让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主任马孝记挂的,是依然散落在民间的3万多件化石。“化石一旦出土,就有风化、分解、破损的风险。”他希望能有足够的经费把它们全部征集回来,以更好地保护这些来自远古的生命信息。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张兰琴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