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叶舒宪
关山古道
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活动自2016年7月17日开始,7月27日结束,历时十一天,总行程约一千多公里,历经甘陕两省十二个县市。考察团成员15人,以文学人类学一派的高校教授和作家、媒体工作者为主,形成科研探索、纪实写作与网络新媒体文化传播的有效结合,构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有机互动效应,取得超预期的学术成果和传播效果。考察期间正值酷暑难耐的夏季,大家精诚团结,同舟共济,克服困难,不畏艰险,翻山越岭,风雨无阻,一共通过中国甘肃网发文200余篇,总点击率达到两千万次。为迎接即将召开的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配合国家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为甘肃陕西两省探索发掘深厚的地方文化资源,做出我们脚踏实地的努力和实实在在的贡献。
从关桃园遗址眺望渭河的钻山古道
本次考察的重点内容是:自渭源县渭河源地区至陕西宝鸡陈仓区(原宝鸡县)的渭河上游广大地域及其支流葫芦河流域的史前文化分布情况,以及陇山两侧的道路情况。11天内共实地探察史前文化遗址十多处,参观公立和私人博物馆十五个,拍摄文物照片近5000张,获取重要的文化信息,尤其是史前玉文化分布和古代道路交通的路线情况,相当于从中国本土视角研究丝绸之路形成史的局部路网状况,聚焦出产玉石的武山县古代玉矿资源使用情况,及该种玉石资源向东输送的时空范围。
本次考察的学术认识上的突破有如下三点:
渭河岸边厚重的史前文化层,7月27日摄于武山
其一,中国西部玉矿资源区的扩大。
第一至第八次玉帛之路考察,绘制出一个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西部玉矿资源区的示意图,其东南边缘为临洮和榆中交界处的马衔山玉矿。第九次考察发现的渭源县碧玉乡本地玉矿,这次考察的武山县鸳鸯山玉矿,都是齐家文化时代就已经开采使用的。所以西部玉矿资源区要向东扩展约100公里,从东经104o17′,扩展到东经105o30′。还要向南扩展约60公里,即从北纬35o40′,向南扩展到北纬34o70′。古代玉矿资源区面积的东扩,意味着给数千年的西玉东输运动相对确认出更加接近中原国家玉料消费区的玉源产地和玉料种类。其二,西玉东输的历史需要提早一两千年。
根据齐家文化和先于齐家文化的常山下层文化,中原龙山文化(客省庄文化)、乃至仰韶文化等均使用墨绿色蛇纹石玉料的情况,可以初步判定最早的西玉东输现象不是开始于新疆和田玉的东输,也不是开始于马衔山、马鬃山的透闪石玉料的东输,而是开始于武山鸳鸯玉的东输。西玉东输的历史由此可以提前大约两千年,即从齐家文化时代的距今4000年前后,提早到仰韶文化的距今6000年前后。
从陇海线列车上看甘陕交界处的渭河道
其三,渭河道是开启西玉东输文化现象的最早路线。
通过追溯武山鸳鸯玉东进中原的历史,我们找出了史前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与陇山以西史前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那就是石岭下文化(或称石岭下类型),它是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恰恰是渭河道充当了仰韶文化西进的主要路线。这样看,玉文化和中原彩陶文化的向西传播,西部玉料的向东传播,在渭河道形成最早的物质交汇现象,其学术探索意义非常深远。
综合以上三点认识,如果说前面九次考察,将丝路中国段的形成史开端,从德国人李希霍芬在1877年确认的张骞通西域时代,提早到齐家文化时期的西玉东输现象,即提前约两千年;那么本次考察又一次将西玉东输的历史提前一两千年。渭河源地区的地方玉料顺着渭河向东传播的过程,应该始于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6000年。随后的西玉东输运动,催生出类似多米诺的现象,即从武山鸳鸯玉蛇纹石玉料,到马衔山、马鬃山透闪石玉料,再到新疆昆仑山透闪石玉料的依次派生,将中原文明与西域地区牢牢地联系为一个文化共同体,而且呈现为一个不断扩大的文化共同体。提出这样的学术观点,相当于在“中国何以为中国”的重要文化历史问题上取得超越前人的新认识线索。
2016/7/29草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