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省情 正文
投稿

绿色环保“样板路”——甘肃省首条生态旅游示范公路建设见闻

2016-07-29 08:34:16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仁青东智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绿色环保“样板路”

  ——我省首条生态旅游示范公路建设见闻

  记者 严存义 通讯员 李希珍

  一条通往山区的公路,既有专用自行车道,也有人行道,边沟和护坡都绿意盎然,公路与农田房舍融为一体,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这条公路只有短短15公里,却是一条精心打造的全省首条生态环保旅游示范公路,蜿蜒伸向风景秀美的兴隆山风景区。它就是省道101线马坡乡至榆中县公路改建项目。

  近日,记者来到施工现场,近距离感受这条生态旅游路的迷人风采。

  一

  出榆中县城,我们驱车沿省道101线向兴隆山景区进发,眼前展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崭新公路:黑油油的公路两边,两条红色自行车专用车道格外醒目。自行车道外侧,青砖铺成的人行道与公路行道树相映成趣,古朴典雅。再往前,蜿蜒进入风景秀美的兴隆山风景区。公路两边排水沟和护坡都被新栽植的草坪和爬藤覆盖,看不到一点裸露的土壤,宛如一条“飘带”环绕在青山绿树中……

  据介绍,省道101线从兰州市七里河区文化宫起点,途经阿干镇、银山乡、马坡乡和石佛沟、马衔山、兴隆山等国家级风景区,终点到达榆中县城,全长74.79公里,沿线涉及人口超过11万人。

  这条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公路,年久失修,灾毁严重。去年,兰州公路管理局利用灾毁恢复工程项目,先期对省道101线马坡乡至榆中县15.28公里路段进行改造,工程将于今年10月底完工。

  “这个项目横贯兴隆山国家4A级景区,离省会兰州较近,是市民旅游休闲和避暑的重要通道。”兰州公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工程设计时就充分考虑沿线景区绿色低碳、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突出绿色低碳主题,保持山体生态原型,努力打造一条生态路、旅游路、民生路。

  二

  沿路采访,我们没有见到大型的砂石料堆场。原来这个项目采用的是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利用公路废旧材料回收循环铺筑路基,大大节约了砂石料的使用量,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不要小看这十几公里路,我们把最好的技术、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工艺、最好的设备都用上了。”项目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是全省第一个大面积使用聚合物纤维水泥混凝土、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以及橡胶沥青混凝土等新材料、新工艺的项目。其中底基层采用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下面层采用乳化沥青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仅这两项技术,使原路面废旧沥青铣刨料100%得到再利用,节约砂石料近3万吨,节约能源达到30%左右。”这位负责人说。

  据介绍,橡胶沥青混凝土技术,主要用废旧轮胎做原料混合沥青铺设路面。“使用橡胶沥青,全路段节约沥青20%以上,而且路面封水效果很好。”现场一位施工技术人员还告诉记者,这些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使公路施工程序简化、工程造价降低、环境污染减少、机械化程度提高,工程质量可控。

  为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项目单位还花600多万元,购置了两台国内技术领先的大型摊铺机和全液压胶辘压路机,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三

  陪同采访的项目办负责人是一位帅气的“80后”,他带的队伍也大多都是年轻人。

  这帮年轻人敢想敢干,在项目一线成立青年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打造品牌工程。

  在具体施工中他们也花了不少心思,配套实施了边沟植草、边坡种爬壁藤、植生袋、人工植树等绿化工程,沿线安装了缆索护栏和波形护栏,完善生命防护工程和安全设施等,努力修一条既好看又安全的路。

  特别是边沟和护坡绿化下了大功夫。边沟先用水泥衬砌,再铺设一根上方带孔的40厘米排水管,然后用小卵砾石覆盖,上面种上草坪。下雨时,汇聚到边沟的雨水从草坪和小卵砾石中下渗,再由排水管小孔收集,最终从涵洞中排出;护坡先用铁丝网固定,再在护坡下面栽上爬藤植物,爬藤沿铁丝网攀爬,整个护坡就变绿了。

  如今,边沟上面已绿草如茵,护坡上的爬藤正蓬勃生长。

  榆中县连搭乡一位跑出租的金师傅告诉记者,这条路改造前,坑坑洼洼,一下雨到处是泥浆。“现在跑这条路,风景好,心情也好!”他说。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仁青东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