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大佛村,宽阔平坦的公路直通村庄,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紫花洋槐长势喜人,青瓦白墙的房子漂亮美观,村内村民服务中心和卫生室焕然一新,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个曾脏乱差闻名、村容村貌十分落后的村庄,如今在精准扶贫政策雨露下,日新月异,生机勃勃。大佛村位于镇政府5公里处,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村民耕地稀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贫困户达57户229人,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被县委政府列入2016全县精准扶贫重点村。

大佛村新貌
打好“组合拳”,全面改善基础设施。为了改变村容村貌,镇党委多措并举,在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上,坚持一手抓危旧房改造,一手抓环境卫生整治,不断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佛村发展滞后,村内矛盾较多,村情十分不稳定,要改变基础设施落后现状谈何容易,为了得到群众的支持,镇党委从加强干部管理入手,抽调20余名干部,深入大佛村,挨家挨户上门交流谈心、听取意见,宣传政策、疏导情绪,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镇村两级干部充分发扬苦干实干精神,发动群众,从水、电、路、房等入手,认真进行摸底调查,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危房改造115户,拆除圈棚15间,维修村内巷道500米,修建文化广场1处,修建护村河堤160米。维修改造村民服务中心,建成卫生室1处。大佛村属于远近闻名的脏乱差村子,为了彻底解决卫生问题,制定了村规民约,认真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修理了排水沟渠,清理了村内垃圾,整治乱摆乱放行为,绿化美化公共区域,修建小景点3处。

建设一新的村庄(一)

建设一新的村庄(二)

焕然一新村民服务中心、卫生室和小学
下好“增收棋”,精准扶持产业到户。针对贫困户贫困原因,对症下药,积极推行“富民产业”工程,以建设大佛沟流域富民产业示范片带为主,大力发展纹党、白芨、猪苓为主中药材,培育种植花椒、核桃等为主的林果产业以及发展养猪、养鱼、养鸡等养殖业,带动贫困户增收。今年以来栽植核桃树1.2万多株,花椒6300多株;发展白芨16亩,纹党3000多亩,猪苓15亩。针对群众发展产业缺乏资金,镇党委积极衔接金融部门,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54户270万元,同时通过成立互助资金协会,筹措资金20多万元,解决了群众产业发展短期缺资金的问题。为了增强贫困群众自身“造血”能力,积极联系县人社局、扶贫办等单位,开展技能培训2场次,培训群众180多人,带动贫困群众32户增收。

大佛沟流域富民产业示范片带宣传栏

千亩纹党种植基地

长势喜人的花椒

硕果累累的核桃树

土蜂养殖
建好“合作社”,让群众搭上致富“高铁”。为了筑牢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根基,镇党委以农民专业合作和电子商务为突破口,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吸纳贫困户,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合作社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模式,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先锋引领,按照“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方式,建成康成中药材种植、恒康养猪、佛泉湾冷水鱼养殖、宇彬养鸡、绿康养鸡等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竭力吸收和带动广大贫困群众57户,开展技术培训3期,免费提供药材种子、肥料、猪仔、鸡仔等,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于此同时合作社依托党支部,大力开办网店,打造优质服务点,整合各类资源,建成电商扶贫点1个,开设网店9家,微店15家,带动贫困群众35户120多人增收。

文县康成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大佛村佛泉湾冷水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