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实践探索 正文
投稿

在破解三大难题中打造三峡屏障

2016-07-11 08:17: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建设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落实这些重要精神和部署,建设生态长江,必须打造好三峡屏障。湖北宜昌作为三峡大坝所在地,担负着保证一库清水、保障三峡工程、保护万里长江的历史使命,有责任在三峡生态治理方面先行先试,努力为长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区域支撑。

  三峡屏障是长江生态安全的特殊屏障。纵观长江,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是第一道生态安全屏障,湘贵渝鄂陕川豫七省交界区或称三峡屏障可视为第二道生态安全屏障。三峡屏障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地理屏障,武陵山脉、大巴山脉和秦岭山脉“三山”共同守护三峡、丹江口“两库”的安全,武陵山区、秦巴山区是三峡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湖北和湖南的生态之源。三峡屏障是中华文明的生态安全屏障,发源于“三山”之中的嘉陵江、清江、汉江、丹江等大江大河,养育了万物苍生,形成世界闻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三峡屏障长期呵护巴蜀、荆楚、关中和中原等诸多重要地域文化的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三峡区域的生态建设,但目前三峡区域仍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进一步打造三峡屏障需要解决的难题主要有:一是三峡区域的武陵山、秦巴山连片贫困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区,经济发展面临严苛的环境约束,脱贫任务非常艰巨。二是虽然三峡区域内部地理相邻、资源相似、往来密切,但区域行政分割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三峡区域长期存在的水土流失和社会经济资源流失现象,威胁着生态安全,加剧了贫困化。因此,进一步打造三峡屏障亟须解决的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区域之间的合作问题、生态守护和发展之间的冲突问题、区域生态治理机制不成熟问题。为破解这三大难题,在“建设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框架下,宜昌率先开展了“三峡生态治理试验”,遵循宜昌试验、省内联动、跨省合作的三步走战略,重点开展五大试验。

  通过区域治理试验打造三峡“生态长城”。参照国家公园管理经验,将生态治理试验区按照生态系统功能划分为核心保育区、生态保育修复区、传统经营区等不同功能区,分区规划、分类保护;理顺生态管理体制,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核心推进跨渝陕鄂“两库一山”交界区合作;在湘鄂渝交界区推动以土家族生态人文圈为核心的“武陵生态人文公园”建设。通过这些举措,建设以三峡试验区为纽带、以武陵公园+三峡库区+神农架国家公园+丹江口库区为堡垒的三峡“生态长城”。

  通过区域动力试验激发各市县乡镇的内生发展动力。在生态治理中更好地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治理机制,构建跨区域的生态走廊、人文走廊及经济走廊,奠定三峡区域之间合作的微观基础。规划并引导试验区内各市县乡镇培育比较优势,其中县乡镇根据资源禀赋建立乡土产业孵化基地,区域中心城市侧重建设要素市场、发挥平台孵化功能,努力让各参与方互补、共赢,把试验区内各市县乡镇打造成自带动力的发展“动车组”。

  通过生态产业试验打造生态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创意产业的试验场。整合智库、高校、社会组织的力量,就气候、生态资源、原产地种养、绿色工业、生态服务业、生态创意、人文休闲、健康养老、乡土旅游等开展三峡生态全产业链研究,构建生态金融、生态信息等生态领域的人才培养和选拔体系,让三峡区域成为生态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创意产业的试验场。

  通过治理机制试验实现全方位生态保护。试行宜昌生态产业合伙人计划,让领军企业和领军人才成为生态产业链中的关键主体。成立生态产业基金,投资于乡土产业孵化、创新与天使投资、原产地认证、自然教育、生态职业教育等。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导入特许、补贴、采购、服务外包等合作模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的生态保护合作,通过培育生态社区、促进企业履行生态责任、培育生态公民等,实现人人、家家、处处、时时的全方位生态保护。

  通过生态教育与实训试验提高生态治理能力。从生态守护、合理节用、生态治理和服务等方面入手,针对公民、企业和政府三类主体开辟生态教育与实训基地,建立生态经济示范乡镇,多途径提高全社会的生态伦理认知水平和生态保护能力,提高政府的生态治理水平。

  (作者为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